|

 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
A:净现值率
B: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定价决策分析范围的是( )
A:垄断价格
B:完全自由竞争价格
C:企业可控制价格
D:企业所有商品的价格
以下不属于不确定分析的为( )
A:敏感性分析
B:概率分析
C:非概率分析
D:决策分析
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
A: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长期投资持续的期间为( ).
A:半年
B:一年
C:超过一年以上
D:三年
某投资项目在建设期内投入全部原始投资,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25%,则该项目的获利指数为( )。
A:75%
B:125%
C:40%
D:25%
当某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其内部收益率( )。
A:可能小于零
B:一定等于零
C:一定大于设定折现率
D:可能等于设定折现率
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目标成本
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 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 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
A:12
B:13
C:14
D:15
编制弹性成本预算首先应( )。
A:分解制造费用
B:确定材料标准耗用量
C:选择业务量计量单位
D:将所有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
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
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
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计算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关键是( )
A:计算变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B:计算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出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额
C:计算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D:计算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供需双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计价结算时采用的是( )
A:实际成本
B:市场价格
C:协商价格
D:双重市场价格
各种被选方案所需的条件表现出多种变动趋势,其发生的概率只能靠主观判断才能确定,每一方案的执行都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果的决策属于( )
A:确定性决策
B:风险性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战略决策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非概率分析最优方案确定标准的有( )
A:最有利中的最大收益值
B:最不利中的最小收益值
C:最不利中的最大收益值
D: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
下列各项中,可据以判定企业是否处于保本状态的标志有( )
A:安全边际率为零
B: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C:收支相等
D:不盈不亏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的原因在于( )
A:二者的工作环境相同
B:都以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
C:共同服从现代企业会计的总体要求
D:都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E:二者有着相同的职能
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
A:直接材料
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
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按长期投资项目的类型分类,可将工业企业投资项目分为( )。
A: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B: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C:合伙联营投资项目
D:更新改造投资项目
按照定价决策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可将定价方法分为( )
A: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B: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C:以供给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D: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参加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方案必须同时具备的前提条件有 ( )
A:净现值>0
B:获利指数>1
C:净现值率<0
D:内部收益率> 行业基准折现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分解为( )。
A:耗费差异
B:预算差异
C:开支差异
D:效率差异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包括( )
A: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B: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C:对所得税产生较大的影响
D:不利于成本分析
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
A:判断分析法
B:趋势外推分析法
C:本量利分析法
D:因果预测分析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