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学生刘某与同宿舍同学李某发生纠纷,校长处理时偏袒李某,刘某认为校长故意与自己过不去,便想泄愤报复。后上街购得鼠药10包,晚上潜入食堂,将毒药倒入面缸中,导致12名学生中毒。刘某得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报复陷害罪
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此案是( )
A:教唆未遂
B:未遂的教唆
C:不属于共同犯罪
D:共同实行犯罪
下列条件中,属于成立自首的条件的是( )
A:犯罪后坦白
B:积极退赃
C: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立功
李某持刀追杀张某,张弟路过,见状举棍打伤了李。张弟的行为属于( )
A:故意犯罪
B:紧急避险
C:避险过当
D:正当防卫
赵某为某私企会计,一日深夜潜入本单位会计室,用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单位现金2万元。赵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职务侵占罪
C:侵占罪
D:诈骗罪
下列物品中,不能成为侵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的是( )
A:不动产
B:提货单
C:无主物
D: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伍某将自己伪造的护照提供给黎某。伍某的行为构成( )
A: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
B:出售出入境证件罪
C:伪造证件罪
D:偷越国(边)境罪(共犯)
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构成( )
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B: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C:走私罪
D: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冬季某日,爆炸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的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某市民政局干部刘某,将负责发放的2万元救灾款挪作私用,进行营利活动,期限达2个月。其行为构成( )
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公款罪
C:贪污罪
D:违反财经纪律,不构成犯罪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 )
A:正在执行缉私任务的海关工作人员
B:正在执行指挥作战的军事人员
C:正在查处犯罪活动的执法人员
D:正在执行税务稽查任务的税务人员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A: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刑法保护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者物
D: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因身份、地位等的不同而轻罪重判或者重罪轻判,违背了(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自负、反对株连无辜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保卫科干部李某与张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手枪向张某打了一枪,不料枪中有子弹,张某被打死。李某的行为是( )
A:间接故意
B:意外事件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确定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 )
A:犯罪分子本人的经济状况
B:犯罪情节
C:犯罪分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D: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管制的特点是( )
A:对犯罪分子不关押,只限制人身自由
B:受群众管束
C:由法院判决,由公安机关执行
D:只运用于未成年犯人
E:剥夺人身自由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有单位
C:国有单位的直接责任人
D:一般公民
E:外国人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 )
A:公司人员
B:企业人员
C:事业单位人员
D:社会团体人员
E: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中国公民
B:外国公民
C:无国籍人
D:反动组织
E:反动机构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
A: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B: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C: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且具有悔改表现
D: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E: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客观表现是( )
A:纳税人欠缴税款
B:纳税人采取了转移或隐匿财产的逃避行为
C: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
D:无法追缴的税款在1万元以上,无法追缴的税款在5000元以上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撤销假释的有( )
A:又犯新罪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C:发现“漏罪”
D:不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E: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管理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妨害司法罪包括( )
A:伪证罪
B:妨害作证罪
C:扰乱法庭秩序罪
D:脱逃罪
E:打击报复证人罪
以下犯罪,告诉才处理的有( )
A:侵占罪
B:所有侮辱罪
C:诬告陷害罪
D:一般情节的诽谤罪
E:虐待罪
从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亦即层次上划分,犯罪客体分为(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物质客体
E:非物质客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