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85|回复: 0

中国教育管理史19春在线作业2-00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思想最重要的体现是 () 。
A:参与厘订“癸卯学制”
B:兴办了新式学堂
C:整顿、改革传统教育
D:改革了人才选拔制度

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试任用结合起来的“五经课试法”出现于()。
A:隋唐
B:曹魏
C:南北朝
D:宋代

书院中典谒一职的工作是  ()      。
A:教师管理
B:教学管理
C:思想工作
D:接待工作

商代的文教政策是()。
A:“以射造士”
B:“以乐造士”
C:“以礼造士”
D:“以书造士”

宋代的重儒,与前代相比,表现为更加注重儒家的()。
A:社会地位
B:纲常伦理
C:经书编撰
D:庙宇修建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第一件事是()。
A:提高教育质量
B:筹措经费
C:整顿校风
D:进行课程改革

鹅湖寺召开的鹅湖之会就是有名的讲会,其召集人是 () 。
A:朱熹
B:吕祖谦
C:陆九渊
D:王守仁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是 () 提出的观点?
A:黄宗羲
B:张居正
C:董仲舒
D:朱熹

我国最早的近代教育督导制度是(     )学部拟的《视学官章程》。
A:1905年
B:1906年
C:1912年
D:1931年

清末设立的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是()。
A:教育部
B:学部
C:提学使司
D:劝学所

蒙养教材的种类有()。
A:诗词歌赋类
B: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类
C: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类
D: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类

唐代重振儒术的具体表现有(  )。
A:重新尊孔、祀孔,加封孔子为“文宣王”
B:罢黜百家
C:诏求儒生,礼遇儒士,并让他们参与或主持军国政事
D:整理儒经,完成了《五经正义》和“开成石经”,并以此作为学校教育和科考的主要内容
E:大量选拔文官
F:广建孔庙;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沿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
B:分级管理
C:分散管理
D:民主集中制。

壬戌学制的附则是()。
A: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
B: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可以变通
C: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
D: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行补习教育。

关于制定学制的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必吸取原有学制中的内容
B: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C: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D: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E: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没必要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董仲舒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废除书院,发展科举
C:增加投入,提高待遇
D:广设学校,培养人才
E:修订经书,统一教材
F:改革选举,选拔人才

书院组织机构的特点有()。
A: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B:规章制度严格
C:组织严谨,分工细致
D: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
E:实行分斋教学
F:从属于官学系统。

书院的管理人员有()。
A:管干
B:典谒
C:经长
D:火夫
E:引替
F:祭酒

书院产生的原因有()。
A:时局动荡
B:官学不兴
C:佛教影响
D:新兴庶族地主阶层的出现
E:经济的迅速发展
F:名家讲学

关于制定学制的依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B: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
C: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D: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E: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不必考虑人口状况。

“以吏为师”意味着取消了专门的教师职业。
A:错误
B:正确

儒家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以人的素质为管理之本,以德为本。
A:错误
B:正确

1946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共最早建立的大区政权。
A:错误
B:正确

汉代存在专门为贵族子弟兴办的教育机构。
A:错误
B:正确

明初书院出现沉寂状态,其原因是朱元璋只重视人才的推荐和官学的兴办。
A:错误
B:正确

法家在择人的标准上特别强调“功用”,即说与做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明代著名的书院是紫阳书院。
A:错误
B:正确

书院学术是自由的,但在书院中却不能公开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A:错误
B:正确

朱熹一生重视教材建设,他编成《小学》一书,成为有长期影响的蒙学教材。
A:错误
B:正确

1912年《小学校令》规定教员分为正副两种,教员必须有许可证,能授课者为正教员,辅助者为副教员。
A:错误
B:正确

书院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的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士子就学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A:错误
B:正确

宋代从中央到地方皆有学规,以作为教育工作的准则。
A:错误
B:正确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划分四段三级。
A:错误
B:正确

明代的官学管理体制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是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A:错误
B:正确

汉代的书馆和乡塾都是为了进行蒙学教育而开设的。
A:错误
B:正确

元代科举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民族歧视性。
A:错误
B:正确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与官学选士制度的结合,使官学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A:错误
B:正确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主张,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但效果却较有限。
A:错误
B:正确

在秦代,太学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教育机构。
A:错误
B:正确

“文化下移”是私学兴起后产生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