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充分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值的目的是防止( )。
A:轴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B:轴承材料过度磨损
C:轴承过度发热
D:出现过大的摩擦阻力矩
<img height="84" alt="" width="573"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38717/0554369e-4323-4fa6-a97b-c509ba8a7aab/201632915453399.jpg" />
A:A
B:B
C:C
D:D
<img height="103" width="563"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38717/d935c22d-8921-48b0-98a9-0b202f3e09da/201632915481749.jpg" />
A:A
B:B
C:C
D:D
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位置的传动角等于( )。
A:90°
B:120°
C:0°
D:其他
只受转矩不承受弯矩的轴是转轴。
A:正确
B:错误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更容易发生胶合和磨损,原因是齿面相对滑动速度高。
A:正确
B:错误
混合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中,限制 值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轴承摩擦功耗过大。
A:正确
B:错误
带传动的正常工作过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打滑
B:制造误差
C:弹性滑动
D:设计有误
弹性滑动对传动性能的影响是:传动比不准确,主、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不等,传动效率低,因而弹性滑动是一种失效形式。
A:正确
B:错误
滚动轴承工作时承受的当量动载荷不得大于其基本额定动载荷。
A:正确
B:错误
中心距较大的两轴,当需要两轴减速,并经常起动、速度较高时,宜选用( )传动。
A:链
B:齿轮
C:蜗轮蜗杆
一对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Z1=18,Z2=44,小轮齿面的接触应力比较大。
A:正确
B:错误
链传动的特点是( )。
A:瞬时传动比与平均传动比都是常数
B:瞬时传动比与平均传动比都不是常数
C:瞬时传动比是常数而平均传动比非常数
D:瞬时传动比非常数而平均传动比是常数
深沟球轴承,内径75mm、宽度系列0、直径系列2、公差等级0,其轴承代号应为( )。
A:6215
B:7215
C:<p>6275</p>
D:70215/P0
根据轴在工作中承载情况分类,自行车前轮轴为( )。
A:转轴
B:传动轴
C:心轴
在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主要依靠吸附油膜工作,其摩擦状态应是( )。
A:边界摩擦
B:混合摩擦
C:液体摩擦
D:干摩擦
通常V带(三角带)传动的中心距都做成不可调的。
A:正确
B:错误
常用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
A:微动磨损
B:打滑
C:冲击疲劳
D:工作面压溃
在不充分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V值的目的是防止( )。
A:轴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B:轴承材料过度磨损
C:出现过大的摩擦阻力矩
D:轴承过热发产生胶合
为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采用( )是较为有利的。
A:较多的Z1和较小的p
B:较多的Z1和较大的p
C:较少的Z1和较小的p
D: 较少的Z1和较大的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