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24|回复: 0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5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启发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启发学习
C: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为主。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是()。
A:课程内容调整
B:课程结构调整
C:学习方式转变
D:培养目标转变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A:教师
B:督促
C:问题
D:感知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研究
B:教学实践
C:教学引导
D:教学反思

以下比喻恰当的是()。
A:母乳是直接经验
B:母乳是间接经验
C:纸币是直接经验
D:储备金是间接经验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阶段增加()。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选修课程

新旧知识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A: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B: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C:课程结构的理性
D: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基础性表现在()。
A:培养人
B:培养人才
C:终身发展
D:自我发展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A:创新性学习
B:继承性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合作学习的要素包括()。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E:小组加工

隐形课程具有()性质。
A:公开性
B:潜在性
C:隐蔽性
D:明显性

科学本位突出表现在()。
A:重视科学的学术性基础,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
B:教学提出大量的假问题,学生缺乏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C:建构一个虚拟的应用世界,遮蔽了一幅真正的生活图景
D:强调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却忽视学生现时的日常生活
E:突出科学在社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漠视个人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生命和人性都具有()。
A:预设性
B:可预测性
C:非预设性
D:不可预测性

关注人意味着()。
A: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
B: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D:关注教学和学习

新课程是从学生与()的三大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
A:社会
B:家庭
C:自然
D:自我

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哪几个向度()。
A:哲学向度
B:心理向度
C:文化向度
D:政治向度
E:教育向度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突出表现为()。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重认知、轻情感
D:重教书、轻育人

创新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
A:质问
B:怀疑
C:批评
D:求异
E:超越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有()。
A:基础性
B:时代性
C:实用性
D:综合性

活课的基本要素有()。
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感受
E:欣赏

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B: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
D: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E: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以下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的有()。
A:教师与学生外在于课程
B: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C: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D: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的。
A:非正式
B:正式
C:非官方
D:官方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是()。
A:理念是全新的
B:遵循传统思路
C:重在局部改革
D:内容上是整体的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
A:校本课程的开发
B: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C:设置综合课程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对话的一般方式可以是()。
A:信息交换
B:经验共享
C:深度会谈
D:辩论

“以校为本”的体现有()。
A:校本研究
B:校本培训
C:校本课程
D:校本管理

显性课程必然伴随着隐形课程。
A:错误
B:正确

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A:错误
B:正确

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这一表述属于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A:错误
B:正确

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
A:错误
B:正确

任何评价都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是应然而非实然。
A:错误
B:正确

教师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A:错误
B:正确

校本管理的重点在于考评改革。
A:错误
B:正确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
A:错误
B:正确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选修科目。
A:错误
B:正确

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A:错误
B:正确

独特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A:错误
B:正确

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是很难在教学上有根本突破的。
A:错误
B:正确

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课程、一种教育。
A:错误
B:正确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微乎其微的。
A:错误
B:正确

教学等同于发展。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