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56|回复: 0

福师《人生哲学与传统道德》在线作业二-0003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 )代表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人的人生价值体系中的最高目标。
A:圣人
B:真人
C:仙人
D:至人

古代人性学说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人性善恶问题
B:普遍共同的人性问题
C:从人性出发的心性修养问题
D: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行是知功的思想是从 ()开始的。
A:孔子
B:老子
C:朱熹
D:王夫之

张载强调人当克服气质之偏,道德修养的关键就是要( )。
A:注重学习
B:变化气质
C:维持平衡
D:人性本善

传统道德认为,( )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之所在。
A:仁
B:义
C:礼
D: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 )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
A:范仲淹
B:屈原
C:林则徐
D:谭嗣同

早在先秦时期,()学派就已经开创了崇义养利思想传统的先河。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从时间上看,传统道德应从先秦至()为止。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中国成立
D:抗日战争爆发

人性本善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性有善有恶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A:世硕
B:老子
C:孔子
D:韩非子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 )是第一个对荣辱这一道德问题进行理论论述的人。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 )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志。
A:善恶之分
B:远近之分
C:义利之分
D:是非之分

苦了不入于心是 ()学派的人生态度。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张载把人性视为( ),既与“以生为性”的观点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道德形上学的片面性。
A:伦理与道德的统一
B:生物性与道德属性的统一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静止与运动的统一

“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这句话中的“教”指的是()。
A:道德修养
B:道德法规
C:道德教育
D:思想教育

诚信中包含着的唯心和封建成分有( )。
A:至诚如神
B:一言九鼎
C:一诺千金
D:君臣有信

以下关于风俗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风俗,从词义上说,是一种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B:风俗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但反过来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C:风俗的好坏与否对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D: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也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习惯

孟子把勇分为( )。
A:大勇
B:士君子之勇
C:血气之勇
D:意气之勇

苟子的义利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崇尚礼义但不排斥功利
B:认为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C:合于礼者为义
D:尧舜尚不能去掉人的利欲追求

关于安仁乐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安仁乐道是由孔子开创的
B: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
C:这里的道特指人道
D:这里的乐道是指人达到与道为--的境界而享有的精神之乐

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四端”即四种心,以下选项属于“四端”的有( )。
A:恻隐之心
B:辞让之心
C:是非之心
D:仁义之心

关于“教为政本,德教为先”思想,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A:“教为政本,德教为先”首先是指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育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
B:“教为政本,德教为先”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它还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要坚持德育为首位的原则
C:在古代先贤们看来,通过道德教化,可以使善者益者,使不善者善之
D:历史上的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

以下属于“人性三品说”代表人物的有:( )
A:孔子
B:董仲舒
C:荀悦
D:韩愈

孝作为传统美德,其内容应包括( )。
A:善事父母
B:赡养父母
C:敬爱父母
D:善待父母

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 )。
A:孟轲学派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荀况学派

在人性论上,法家的根本精神是不相信人可以自觉为善。
A:错误
B:正确

中国传统道德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总是提倡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勉励人们以天下为己任,志于求道,奋发有为。
A:错误
B:正确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
( )
A:错误
B:正确

“苦乐不入于心”,这是儒家的人生态度。
A:错误
B:正确

王阳明提出了“ 知行合一 ”的命题。
A:错误
B:正确

老子认为,现实的所谓道德圣人,是真正愚民的象征。
A:错误
B:正确

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然而他们都是为仁义道德寻找根据,其根本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教人为善。( )
A:错误
B:正确

墨子最早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A:错误
B:正确

在治国问题上,传统道德思想史上有依靠 刑政 还是依靠 德政 两种主张的争论。
A:错误
B:正确

李贽的尊德性的重点在于强调主体的道德自觉价值。
A:错误
B:正确

在严复看来,认识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
A:错误
B:正确

传统道德讨论的德刑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与 法制 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
A:错误
B:正确

人生哲学是以一定的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认识人生问题的,是哲学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化。( )
A:错误
B:正确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
A:错误
B:正确

据《孝经》记载,对于社会风气,孔子已经提出“ 移风易俗 ”这一命题,只是未作具体论述。
A:错误
B:正确

公忠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家庭伦理范畴。
A:错误
B:正确

中国古代儒家圣贤素来以力行为重,以空言虚浮为耻。
A:错误
B:正确

在认为法制必须有道德相配合这一点上,其实法家与儒家在认识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A:错误
B:正确

“百忍成金,唾面白干”是奴性意识的表现。
A:错误
B:正确

“成仁取义”作为儒家所信奉的操守意识,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践履和传颂。
A:错误
B:正确

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
A:错误
B:正确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其根本精神和出发点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之道。( )
A:错误
B:正确

仁爱思想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A:错误
B:正确

老庄的处世哲学表现在义利观上,以取义忘利为最高境界。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