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土壤的生产能力, 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等、 十八个类别,每类又分为五种,共达九十种。
A:《管子·地员篇》
B:《农书》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魏、蜀、吴的人才以籍贯()最多。
A:扬州
B:荆州
C:兖州
D:豫州
历史时期森林与草原、荒漠的分界线,()中记载为龙门至碣石。
A:《汉书》
B:《水经注》
C:《史记》
D:《华阳国志》
中国历史上最久的地方行政区划是()。
A:郡
B:州
C:县
D:省
中国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在()时期。
A:宋大观一年
B:宋大观四年
C:宋大观三年
D:宋大观六年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我国只有( )西南部一地有大象,成为野象的唯一生存地。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广东
我国的人口第一个高峰时期是()。
A:元始二年
B:西汉初年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隋朝
隋唐时期,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络。
A:苏州
B:杭州
C:洛阳
D:扬州
黄河()时候开始从淮河入海。
A:东汉
B:1850年
C:1128年
D:1194年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 把对天下百姓有利的东西全记录下来。
A:顾炎武
B:徐霞客
C:顾祖禹
D:李吉普
我国古代实际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一亿大关是在()时期。
A:南宋
B:唐朝末期
C:汉朝
D:北宋
《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为主体的地理著作。
A:山川
B:河道水系
C:疆域政区
D:海陆交通
历史时期,我国的孔雀分布:首先在长江流域;其次在();再次在滇西南地区。
A:四川盆地
B:两湖地区
C:陕西地区
D:岭南地区
我国干旱与饥饿的发生,以秦岭—()为界,北方以春、夏为主;南方以夏、秋、冬为主。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京杭大运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有()亿人。
A:11
B:12
C:10
D:12.95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大发展时期。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秦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是()。
A:5亿
B:6亿
C:5.5亿
D:5.8亿
西晋时期,人才的重心转移到了()。
A:司州
B:荆州
C:兖州
D:徐州
九朝古都是指今天的()。
A:洛阳
B:长安
C:北京
D:南京
我国历史时期植物的分布与当今相似,从( )向( ),大致可以将我国植被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地带。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与温暖时期相对应的是( ),与寒冷时期相对应的是( )。
A:温润时期
B:冰川时期
C:洪涝时期
D:干旱时期
下列哪些朝代是我国古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迅速发展的时期?( )
A:明
B:三国
C:五代
D:唐
我国唐朝时,可以途经以下哪几条海道去日本?( )
A:渤海道
B:新罗道
C:南岛路
D:大洋路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经历了四个时期:春秋—(),渤海入海;金元—明嘉靖,数股汇淮入海;明嘉靖—清()四年,单股汇淮入海;1855年后,由山东利津入海
A:南宋
B:北宋
C:咸丰
D:崇祯
元明清时的行政区划为( )三级制。
A:行省
B:府州
C:路
D:县
隋朝时修建的大运河是由()、()、山阳渎(即邗沟)和江南河组成,沟通了四大水系。
A:灵渠
B:广通渠
C:永济渠
D:通济渠
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丰富的()和()的记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提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
A:气象学
B:地理学
C:方志学
D:物候学
下列哪个我国古代的朝代没有以长安为都城?( )。
A:北宋
B:唐
C:明
D:东晋
下列哪些条约是清朝统治者与俄国签订的条约。( )
A:《瑷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D:《伊犁条约》
兖州,土壤为白壤,肥力中中,为第五级。
A:错误
B:正确
乾隆59年平定准噶尔叛乱,因其地处中国西部,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A:错误
B:正确
元时,中书省管辖的范围为“腹里”,包括有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河南、安徽一部。
A:错误
B:正确
宋代以后,只有岭南有犀牛的分布记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仅在云南见到犀牛。
A:错误
B:正确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自然地理专著。
A:错误
B:正确
长沙马王堆出土有东汉早期的三幅大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
A:错误
B:正确
清代时,经济繁荣的中小市镇有如汉口镇,有“九省通衢”之称。
A:错误
B:正确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到达浙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与钱塘江五大水系。
A:错误
B: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形成两个经济中心:关西与关东(以函谷关为界)。
A:错误
B:正确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北宋时期。
A:错误
B:正确
我国产盐历史很久,有4000多年了。盐有海盐、池盐、井盐和矿盐之分。
A:错误
B:正确
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两级制只有秦、隋两代实行,而元朝实行的是四级制。
A:错误
B:正确
我国湖泊消失与变迁的人为因素是填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等。
A:错误
B:正确
海南名始见于《三国志》。
A:错误
B:正确
我国的“六大古都”是: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和成都。
A:错误
B:正确
1928年设宁夏省,1954年取消,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A:错误
B:正确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A:错误
B:正确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曾出现过两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出现了大量的城市,
A:错误
B:正确
黄河流域全年降水量集中在春夏两季。
A:错误
B:正确
开皇九年(589年)隋统一全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