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94|回复: 0

20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31 06: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普遍违法性

甲意图杀害乙。一日晚甲携带猎枪藏于乙家院内,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乙,遂举枪射击,并击中该目标。次日早晨,甲才得知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妻子丙。对甲应如何处理()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B:因未造成乙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D: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是()
A:犯罪的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特征
D:犯罪的本质

根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与主刑刑期相等,同时执行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甲乙积怨较深,一日见乙被人砍伤在路边,奄奄一息,但未死亡,甲未采取任何措施而走开,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作为的犯罪
B:甲构成见危不救罪
C: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属于()
A:历史解释
B:论理解释
C:司法解释
D:立法解释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A:1979年7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1997年3月14日
D:1997年10月1日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可以加重处罚
D:应当加重处罚

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折衷原则
D:相加原则

对于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采取所谓防卫行为的属于()
A:假想防卫
B:挑拨防卫
C:事前防卫
D:事后防卫

下列关于没收财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
B:没收全部财产的,可以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
C: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

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B: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但不得少于6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得少于1年

误以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法律的认识错误

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劫持并关押月余。甲的行为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A: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B: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C:人在双目失明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D:人在聋哑状态下实施的行为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经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此的主观罪过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C:担任企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权利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甲乙二人持枪一起去合谋杀丙,见丙后二人同时开枪,结果甲击中丙的心脏而乙击中丙的右臂,丙当场死亡。下列对该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乙构成故意伤害罪(既遂)
D: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下列情形中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A:行为和结果都在我国领域内
B:行为发生在我国,而结果发生在国外
C:结果发生在我国,而行为发生在国外
D:行为和结果都在国外

根据故意的认识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犯罪故意分为()
A:预谋故意
B:确定故意
C:突发故意
D:不确定故意

1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指()
A:实足年龄(即周岁)
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
C: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
D:以公历的年月日为计算的标准

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下列情形中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要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在于()
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B: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
C:是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之一
D:是区分重罪与轻罪的标准之一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甲等多人深夜追杀乙,乙被迫跑到高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甲等多人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将妇女乙强拉上车,在高速公路上欲猥亵乙,乙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乙轧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甲对乙的住宅放火,乙为救出婴儿冲入住宅被烧死。乙的死亡由其冒险行为造成,与甲的放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