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A:经济法
B:刑法
C:民法
D:商法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
B: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
C: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
D: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
在法律的适用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可以同时被适用
B:法律的适用者个人的道德素质并不重要
C:道德准则可以对法律适用起辅助作用
D:法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抛开任何道德上的考虑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
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
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
甲与乙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甲乙婚姻关系的事实是()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法与国家的产生过程是()
A:先有国家
B:先有法律
C:同一历史进程
D:各国情况不同
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决定的。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文化条件
D:道德条件
依据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法律规则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C: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
A: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
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
C: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
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
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每个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权利的能力或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A:人身权
B:财产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A:种类
B:机制
C:目的
D:原则
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行为属于()
A:法的执行
B:法的实现
C:法的实施
D:法的遵守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
D:罗马法
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法可以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法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技术规定
D:法律规范
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行为属于()
A:法的执行
B:法的实现
C:法的实施
D:法的遵守
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假定部分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B:行为模式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
C: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D: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下列哪些表述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
A:法律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别
C:在任何历史时期,权利总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
D:权利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依据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
A:政策性原则
B:基本原则
C:公理性原则
D:具体原则
以权利和义务对人的效力范围可分为()
A:一般权利和义务
B:基本权利和义务
C:法定权利和义务
D:特殊权利和义务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制定法?()
A:家法族规
B:衡平法
C:法院判例
D:习惯法汇编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权利运行时的界限表现在()
A:权利具有时间性
B:权利具有空间性
C:权利具有对人性
D:权利具有绝对性
法律程序的基本特征包括()
A: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法律行为)而作出要求的
B:法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方式作为基本要素的
C:法律程序具有明显的形式性
D:法律程序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程序法规范
法的作用也有局限性,表现在()
A:法和其它社会规范一样,人们照样可以违反
B: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才是最根本的
C: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D:法的实施不能依靠法律本身,而必须依靠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配合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
A: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
B: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