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断题脉冲注入法实验可以得到无因次浓度C=C/C0曲线,则:1)无因次浓度C=C/C0曲线就是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即,2)无因次浓度C=C/C0曲线就是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即。
A:1)
B:0
C:0
D:0
判断题轴向扩散模型是1)在活塞流的基础上叠加一个轴向扩散项而成,模型参数是有效扩散系数De;2)用若干等容串联的理想混合槽等效而成,模型参数是串联槽数N。
A:1)
B:0
C:0
D:0
判断题反应动力学参数是指:1)反应结束后的反应物浓度、2)反应结束后的反应体系温度、3)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级数、4)反应物的转化率。
A:3
B:0
C:0
D:0
判断题1)反应级数不能为零、2)反应级数不能为负、3)反应级数只能为整数、4)反应级是实际上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5)反应级数可以是可以是分数,甚至是负数。
A:5
B:0
C:0
D:0
判断题槽列模型是1)在活塞流的基础上叠加一个轴向扩散项而成,模型参数是有效扩散系数De;2)用若干等容串联的理想混合槽等效而成,模型参数是串联槽数N。
A:2)
B:0
C:0
D:0
1.判断题图中分别为三种理想反应器的反应物浓度、转化率及反应速度曲线,其中1)图(a)为活塞流反应器的浓度、转化率、反应速度的变化图、2)图(b)为活塞流反应器的浓度、转化率、反应速度的变化图2)图(c)为活塞流反应器的浓度、转化率、反应速度的变化图。
A:2
B:0
C:0
D:0
判断题方差的大小是返混程度的一个度量。1)全混流的方差等于1,表示返混程度最大;活塞流的方差等于零,表示无返混。非理想流动的方差介于0和1之间,其返混程度界于最大返混和无返混之间,2)活塞流的方差等于1,表示返混程度最大;全混流的方差等于零,表示无返混。非理想流动的方差介于0和1之间,其返混程度界于最大返混和无返混之间,
A:1)
B:0
C:0
D:0
判断题返混是1)微观完全混合;2)宏观完全混合;3)不同停留时间物料间的混合;4)相同停留时间物料间的混合。
A:3)
B:0
C:0
D:0
所谓传递(或称传输)是指:
A:电力的输送
B:热量的传递
C:电磁波信号的传递
D: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
选择题停留时间分布密度E(theta;)曲线铺展的宽度是判断各种流型的最直观的特征,所谓宽度的定量量度是物料的停留时间对平均停留时间的离散度,即方差。1)活塞流的方差最小,全混流的方差最大,2)活塞流E(theta;)曲线最窄,全混流E(theta;)曲线最宽,3)活塞流的方差最大,全混流的方差最小,4)活塞流E(theta;)曲线最宽,全混流E(theta;)曲线最窄。
A:1)、2)
B:0
C:0
D:0
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动力学是
A:化学动力学
B:微观动力学
C:宏观动力学
D:气体动力学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式为:,式中,,和
A:是反应方程式中各组分的化学计量系数
B:分别表示四种物质的量
C:分别表示这四种物质的反应速度
D:4
判断题根据内部年龄分布密度函数的定义可知,内部年龄分布密度函数的物理意义I(t)dt表示1)在仍留在反应器内的流体中,停留t到t dt之间的流体所占的分率,2)在流出反应器的流体中,停留t到t dt之间的流体所占的分率,
A:1)
B:0
C:0
D:0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且有,式中,XA和XB分别为:
A:反应方程式中各组分的化学计量系数
B:分别表示四种物质的量
C:分别表示这四种物质的反应速度
D:反应物A和B的转化率。
判断题等温气相反应,如果反应开始时只有反应物J,则膨胀率为:1)50%、2)100%、3)200%
A:2
B:0
C:0
D:0
判断题分离程度1)对化学反应无影响;2)对一级对化学反应无影响;3)对二级化学反应无影响。
A:2)
B:0
C:0
D:0
以下各式中按固体单位质量计的反应速度为:1)2)3)4)5)
A:2
B:6
C:6
D:6
ldquo;传递现象rdquo;是指
A:流体力学、传热学和传质学三门各自独立的学科体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B: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是一门研究三类物理量传输的速率过程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
C:3
D:4
判断题宏观尺度上的混合:这是指在容器整个范围内大量物料对流运动的混合现象。1)全混流是表示在宏观尺度上混合程度的最大极限状态,所以也把全混流称作宏观完全混合。2)活塞流是表示在宏观尺度上混合程度的最大极限状态,所以也把活塞流称作宏观完全混合。
A:1)
B:0
C:0
D:0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按产物Q与S的生成速度定义的反应速度为1)2)3)4)
A:1,4
B:5
C:5
D: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