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贿选宪法”公布于以下哪个时期?()
A:袁世凯任总统时
B:黎元洪任总统时
C:曹锟任总统时
D:段祺瑞任执政时
隋朝的律典有《开皇律》和()。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在唐代,一个依律本应判处死刑的犯人被减等处理后,最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A:斩右趾
B:宫刑
C:刺配
D:加役流
宋朝的海外贸易法规是()。
A:《升元格》
B:《市舶条法》
C:《市易法》
D:《均输法》
“登闻鼓”是中国古代一种直诉制度,最早出现在()时期。
A:西周
B:汉
C:两晋
D:唐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
唐律规定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内容的是()。
A:户婚律
B:徭律
C:田律
D:职制律
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多次法制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关于这些法制变革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
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
C:唐代废除了宫刑制度,创设了鞭刑和杖刑,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
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
唐朝中央政府的体制是()。
A:三公九卿
B:三省六部
C:中枢三省
D:九品中正制
挟书罪是哪一个朝代的创制?()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汉朝削弱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法令有()。
A:推恩令
B:左官律
C:阿党附益之法
D:酎金律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的“礼法之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这场争论是先秦时代“礼法之争”的延续,本质上是关于治国以法还是以礼为主的争论
B:“礼法之争”的双方是以旧官僚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代表的法理派
C:“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刑法上“干名犯义”和“无夫奸”等条款的存废上
D:“礼法之争”最终以法理派的全胜而告终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
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
C:汉朝民间习惯上认同诸子均分
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
关于商鞅变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商鞅改法为律,所制定之秦律是以魏国《法经》为蓝本的
B:商鞅在秦国推行什伍连坐,强化了社会治安保障
C:商鞅的“法治”主要体现为刑治,即轻罪轻刑、重罪重刑
D: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是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
A:汉代的“《春秋》决狱”
B:《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
C:《晋律》和《北齐律》确立的“准五服制罪”制度
D:明代的“九卿会审”
中国法律的起源可以概括为()。
A:圣人创制
B:上帝启示
C:刑起于兵
D:礼源于祭祀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曾经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在考察各国宪政之后,向清政府提出实行立宪的三大“好处”是()。
A:皇位永固
B:外患渐轻
C:内乱可弭
D:打败日本
以下哪些选项中的称呼指代监狱?()
A:圜土
B:囹圄
C:牢犴
D:锒铛
以下哪些选项中的称呼指代监狱?()
A:圜土
B:囹圄
C:牢犴
D:夏台
“七出”是中国古代解除婚姻的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七出”的有()。
A:口舌
B:懒惰
C:妒忌
D:肮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