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m、n为整型,x为实型,ch为字符型,下列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m n=x;
B:m=ch n;
C:x=(m 1) ;
D:m=x%n;
已知“char s[]="南开大学";”,则数组s的长度为##。
A:4
B:5
C:8
D:9
如果需要一个变量只在某个函数中可以使用,且每次执行函数时都重新定义并初始化该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应定义为##。
A:局部变量
B:全局变量
C:静态局部变量
D:静态全局变量
已知“int a[5]={10,20,30,40,50}, *p1, *p2; p1=a[2]; p2=a[4];”,则p2-p1的值是##。
A:2
B:3
C:20
D:30
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一个字节有( )个二进制位组成。
A:1
B:2
C:4
D:8
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for(int a=1;a<=10;a )
B:int a=1;do { a : }while(a<=10)
C:int a=1;while(a<=10) { a ; }
D:for(int a=1;a<=10;a )a ;
已知函数调用“char str[2][10]={"abc", "def"}; fun(str);”,则下列给出的fun()函数原型中正确的是##。
A:void fun(char (*p)[2]);
B:void fun(char (*p)[10]);
C:void fun(char *p[2]);
D:void fun(char **p);
在C 中,函数体是由一对( )括起来的部分。
A:{、}
B:、[、]
C:<、>
D:(、)
已知函数原型“int fun(int, int);”,要定义一函数指针变量p使得“p=fun;”成立,则函数指针变量p的定义语句为##。
A:int (*p)(int, int);
B:int *p(int, int);
C:int *p[int, int];
D:以上选项都不对
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补码运算的目的是( )。
A:与手工运算方式保持一致
B:减少存储空间
C:简化计算机的设计
D:提高运算的精度
已知“char s[]="abc";”,则数组s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值为##。
A:c'
B:'0'
C:'\0'
D:'\n'
( )是将所设计的算法变成计算机能够运行的代码的过程。
A:算法
B:程序
C:程序设计
D:编程
有关函数的形参和实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函数调用时传入的参数称为实参
B:函数定义时给出的参数称为形参
C:形参和实参可以同名
D:在函数体中修改形参,则相应实参的值也会改变
以下各选项中,非法的变量名是( )。
A:No_1
B:No123
C:2name
D:sumOfStudent
数组定义为 int a[2][3]={1,2,3,4,5,6},可以使用##访问值为3的数组元素。
A:a[2]
B:a[0][2]
C:a[3]
D:a[1][3]
已知“int a=10, *p, *rp=p; rp=a;*p =20;cout<<a;”,则输出为##。
A:10
B:20
C:30
D:程序有错误
已知“int *p=new int[5];”,若堆内存分配成功,则指针p所指向的内存空间大小为##字节。
A:5
B:10
C:20
D:不确定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语句就是一个空行
B:空语句是什么也不输出的语句
C:复合语句就是多条语句
D:复合语句逻辑上是一条语句
在32位计算机系统中,已知“int a[2][3]; fun(a);”,fun函数的形参变量名为p,则在fun()函数体中通过sizeof(p)计算得到的结果为##。
A:4
B:6
C:12
D:24
在C 中,表示一条语句结束的符号是( )。
A:[
B://
C:/*
D:;
变量x表示成绩,C 中表示0<=x<=100的表达式是()。
A:0<=x<=100
B:0<=x x<=100
C:0<=x ! <=100
D:0<=x || x<=100
十进制数123变换为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
A:1111000
B:1111010
C:1111011
D:1111100
已知字母“0”的ASCII码是48,则字母“9”的ASCII码是( )。
A:32
B:9
C:39
D:57
已知函数原型"void fun(int a);",则下列关于fun函数的调用形式,正确的是##。
A:int x=3;fun(x);
B:const int y=3;fun(y);
C:fun(3);
D:以上三种都正确
已知fun()函数的函数原型为“void fun(int x, double y=3.5, char z='#');”,则下面的函数调用中,不合法的调用是##。
A:f(1);
B:f(2, 4.2);
C:f(3, 3.7, '*')
D:f(0, , '#')
可以定义函数指针变量指向函数的首地址,并使用函数指针变量代替函数名进行函数调用
A:对
B:错
break语句只能用在3种循环语句中。
A:对
B:错
在对表达式求值的过程中,C 会将操作数全部转换成同一个数据类型之后,再进行计算。
A:对
B:错
<指针表达式> i与 <指针表达式>[i]等价
A:对
B:错
已知double x=10,y=3; 则x%2的值为1。
A:对
B:错
已知“char c[]="abc";”,则可以使用“c="def";”更改c的值。
A:对
B:错
函数返回的指针可以是全局变量、静态全局变量或静态局部变量的地址,但不可以是局部变量的地址。
A:对
B:错
关系表达式值的数据类型为逻辑型。
A:对
B:错
前缀和后缀运算符 ,当它们出现在表达式中,表达式的值会有所不同。
A:对
B:错
while语句中的<测试条件>会至少被执行1次
A:对
B:错
静态全局变量既可以在定义它的源文件中访问,又可以在其他源文件访问。
A:对
B:错
不考虑溢出情况,下面语句不是“死循环”。
int k=100;
while(1)
{ k=k0 1;
if( k==20) break;
}
A:对
B:错
while语句中的“测试条件”表达式和for语句中的表达式2都能缺省。
A:对
B:错
使用C 的循环语句中再包含循环语句(通常被称为多重循环),来实现嵌套的迭代算法。
A:对
B:错
语句“int *p;”中的“*”表示定义的是一个指针变量。
A:对
B:错
已知“int a[3];”,则可以使用“a[2]=10;”将数组a中的第3个元素赋值为10。
A:对
B:错
函数原型声明就是函数头加上冒号。
A:对
B:错
已知“char s[10]="hello";”,则s[5]的值为'\0'。
A:对
B:错
? 如果一个指针指向的内存空间中存储的是常量,则只能使用该指针获取内存空间中的数据,而不能使用该指针修改内存空间中的数据。
A:对
B:错
字符串是以数组形式来存储,其输入/输出操作可以整体进行。
A:对
B:错
定义结构体类型时,结构体中的所有成员可以具有不相同的数据类型。
A:对
B:错
对于二维数据的存储问题,只能使用C 提供的二维数组。
A:对
B:错
? 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语句,则会导致程序流程的混乱,降低程序的可读性
A:对
B:错
同其他类型的变量一样,在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同时可以为结构体变量中的各个成员赋初值。
A:对
B:错
全局变量的定义要放头文件中。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