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
A: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资本外流,出口减少
B: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资本外流,出口减少
C: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利率不变,收入增加
D:在固定汇率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不变,收入增加
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A:夕阳工业论
B: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C:国防论
D:自然资源禀赋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时,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
A: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财政政策效果显著
B:货币政策效果显著,财政政策效果不显著
C: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财政政策效果不显著
D:货币政策效果显著,财政政策效果显著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就交易规模和影响而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
A:纽约市场
B:香港市场
C:东京市场
D:伦敦市场
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相等
D:不确定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即期汇率为USD1=JPY110.7889,三个月远期美元贴水200点,则3个月美元远期汇率为()
A:USD1=JPY110.5889
B:USD1=JPY110.7689
C:USD1=JPY110.8089
D:USD1=JPY110.9889
若一国边际储蓄倾向为0.1,边际进口倾向为0.2,则该国出口和政府购买支出各增加300亿美元将使其贸易收支()
A:改善100亿美元
B:改善200亿美元
C:恶化100亿美元
D:恶化200亿美元
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
A:贸易不是“零和”的
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
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
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
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
A:对进口竞争品的保护会提高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B:对进口竞争品的保护会降低该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C: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D: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减少,会同时增加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通常与进口替代战略相配合的政策措施包括()
A:降低关税壁垒
B:高估本币价值
C:放松外汇管制
D:减少非关税壁垒
甲国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30个劳动力,乙国生产一单位酒需2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布需10个劳动力,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甲国专业生产酒,乙国专业生产布
B:甲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C:甲国专业生产布,乙国专业生产酒
D:乙国专业生产酒和布
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
B: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
C:各国分工形成存在先行优势
D:新贸易理论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
假设中、美两国当期汇率为1美元兑换6人民币,中国一年期利率为5%,美国一年期利率为6%。根据利息平价理论,中、美两国的一年期远期汇率应为()
A:1美元兑换5人民币
B:1美元兑换7.2人民币
C:1美元兑换5.943人民币
D:1美元兑换6.057人民币
下列有关进口替代战略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低估本国货币的汇率
B:拥有较广阔的国内市场
C:实施外汇管制
D:对进口商品实施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在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
A: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产量均下降
B:贸易规模不变
C:贸易规模扩大
D:贸易规模缩减
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蒙代尔
B:凯恩斯
C:大卫·休谟
D:卡塞尔
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下列有关新贸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产业间贸易现象
B:新贸易理论主要以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前提
C:两者都强调政府没有必要对自由贸易进行干预
D:国际分工模式都是确定的
基本收支差额是指()
A: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B:经常项目差额与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C:贸易收支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D:经常项目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下列哪些情况下,加入关税同盟使本国福利增加的可能性更大()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
B: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C:本国与同盟伙伴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
D:同盟伙伴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别较大
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汇率(直接标价法)呈正函数关系的变量是()
A:本国国民收入
B:外国国民收入
C:本国的利息率
D:本国货币供给
下列()情况下,采取浮动汇率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更强。
A:出口需求突然减少
B:进口供给突然减少
C:资本大量外流
D:国内需求突然增加
下列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统计内容的是()
A:商品和服务贸易
B:经常转移
C:投资收益
D:对外直接投资利润再投资
下列有关征收进口关税的影响分析中正确的有()
A:征收关税将使得进口国消费者福利下降
B:征收关税不仅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相竞争的产品价格
C:征收关税后进口国贸易条件必然恶化
D:征收关税将使得国内进口竞争企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提高
按照调节机制划分,属于国际收支收入调整论的是()
A:货币论
B:吸收论
C:弹性论
D:乘数论
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
A:生产者剩余减少
B:贸易条件改善
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消费者剩余下降
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国”征收进口关税效应的是()
A:生产者剩余增加
B:贸易条件改善
C: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D:消费者剩余下降
一般而言,适合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所应具有的特点包括()
A:内部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B: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
C:具有“二元经济”特征
D: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在面临下面()冲击的时候,浮动汇率制能够比固定汇率制更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A:出口需求下降
B:国内商品需求上升
C: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
D:资本外流
固定汇率制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并保持汇率不变的汇率制度。
A:错误
B:正确
亚当 ?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机会成本不变的基础之上的。
A:错误
B:正确
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其货币升值。
A:错误
B:正确
在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保证汇率的波动程度不超过其规定的范围。
A:错误
B:正确
倾销是指完全竞争企业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某产品的国内生产销售价格是100万元,其中原料全部为国内采购,其价值是50万元,在生产中新增的价值是50万元,如果对这种产品征收20%的名义从价关税,则名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是30%。
A:错误
B:正确
在金本位制度下,贸易收支逆差将使得本国货币供应量下降与本国商品价格提高。
A:错误
B:正确
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同时不存在任何资本管制,则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A:错误
B:正确
由于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迅速,导致了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
A:错误
B: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机制性、渐进性、开放性、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A:错误
B:正确
在成立关税同盟的时候,本国(进口方)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则有利于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向。
A:错误
B:正确
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
A:错误
B:正确
示范效应的存在使得国际贸易对于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平均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A:错误
B:正确
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通常更高些。
A:错误
B:正确
如果商品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则该商品的平均生产成本与边际生产成本都将随着产量提高而逐渐下降。
A:错误
B:正确
降低进口关税,高估本国货币币值是与出口导向战略相配合的政策。
A:错误
B:正确
在考虑了外国收入的影响后,本国的外贸乘数将变大。
A:错误
B:正确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的增加不仅改变了一国的生产结构,增加了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量,也改变了一国的贸易规模,该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下降了。
A:错误
B:正确
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分解中,由于国际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而带来的利益称为“专业化利益”。
A:错误
B:正确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先例。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