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
下列哪项不属于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偏向出口产品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的
C:该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会影响国际价格变化
D:该出口产品的国际比价保持稳定
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
A:企业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B: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
C: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不变
D: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
如果dx、sx、dm和sm分别代表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则马歇尔mdash;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A:<font face="Arial">|dx dm|gt;1</font>
B:<font face="Arial">|dx sx|gt;1</font>
C:<font face="Arial">|dm sm|gt;1</font>
D:<font face="Arial">|sx sm|gt;1</font>
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生产3匹布或者1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能生产4匹布或2辆汽车,则能促进中国与美国进行贸易并各自收益的交换比率是()
A:3匹布换1辆汽车
B:4匹布换2辆汽车
C:5匹布换2辆汽车
D:3匹布换2辆汽车
在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中,强调技术外溢和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是()
A:李斯特标准
B:穆勒标准
C:肯普标准
D:巴斯塔布尔标准
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生产4匹布或者1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能生产9匹布或2辆汽车,则()
A:美国在布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比较优势
B:中国在布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美国没有比较优势
C:美国在布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美国在布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下列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战略性贸易政策指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通过政府干预获取本国竞争优势的政策
B: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场估计比较准确为前提的
C:战略性贸易政策为寡头垄断条件下政府干预外贸提供了理论依据
D: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分离的问题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即期汇率为USD1=JPY110.7889,三个月远期美元贴水200点,则3个月美元远期汇率为()
A:USD1=JPY110.5889
B:USD1=JPY110.7689
C:USD1=JPY110.8089
D:USD1=JPY110.9889
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
A: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对每双进口鞋征收的1美元名义关税属于()
A:出口关税
B:从价关税
C:从量关税
D:有效关税率
假设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丰裕,纺织品相对汽车而言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与国际贸易以前相比()
A: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
B:中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
C: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
D:中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
可以帮助一国实现经济复苏和削减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组合是()
A:减少货币供给,货币升值
B:减少货币供给,货币贬值
C: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升值
D:增加货币供给,货币贬值
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与浮动汇率制相比,固定汇率制更有利于稳定经济()
A:国外消费者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突然下降
B:本国居民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C:外国投资者更为青睐到本国投资
D:国外原材料供应突然紧缩
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当一国失业和顺差并存时,为实现内外经济的同时平衡,应采取的政策搭配为()
A:松财政、松货币
B:紧财政、紧货币
C:松财政、紧货币
D:紧财政、松货币
下列不能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相互倾销理论
在进口贸易中,国内消费者剩余()
A:将高于贸易前的消费者剩余
B:将低于贸易前的消费者剩余
C:保持不变
D:变化是不确定的
如果封闭条件下一个中国工人能生产3匹布或者1辆自行车,一个美国工人能生产8匹布或4辆自行车,则能促进中国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交换比率是()
A:3匹布换1辆自行车
B:4匹布换2辆自行车
C:5匹布换2辆自行车
D:3匹布换2辆自行车
征收进口关税对于进口国来说()
A:不利于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
B: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
C:有利于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
D:使生产者剩余减少
国际贸易使得价格上升部门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提高,价格下降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这是()
A: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
B: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C: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D: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eck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em)
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口倾向为0.2,则出口增加100美元,将使得本国贸易收支()
A:改善40美元
B:改善50美元
C:恶化40美元
D:恶化50美元
在金本位制下,如果英国出现贸易赤字,伴随着黄金外流和货币供给量增加,英国将()
A:调低利率,短期资本流入
B:调低利率,短期资本流出
C:调高利率,短期资本流入
D:调高利率,短期资本流出
如果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进行贸易,则()
A:大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收益
B:小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收益
C:贸易收益将在两国间平均分配
D:贸易将仅使大国收益
在固定汇率制下,若资本流动性较高,则一国促进国内经济复苏的最好办法是()
A:增加本币供给
B:增加政府支出
C:减少本币供给
D:减少政府支出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方法,货币贬值对吸收产生的直接影响效应不包括()
A:货币余额效应
B:贸易条件效应
C:收入再分配效应
D:货币幻觉效应
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某一时期内英国通货膨胀率为8%,美国通货膨胀率为3%,则()
A: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5%
B: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5%
C: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11%
D: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11%
下列不属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前提假定的是()
A:生产要素存量一定,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B: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C:生产中存在特定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汇率(直接标价法)呈正函数关系的变量有()
A:本国国民收入
B:外国国民收入
C:外国的利息率
D:外国货币供给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主持的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A:多哈回合
B:乌拉圭回合
C:东京回合
D:安纳西回合
外国进口商品的替代产品越少,则进口国消费者对该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
A:错误
B:正确
幼稚产业保护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的汉密尔顿与英国的马歇尔。
A:错误
B:正确
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论,国外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得本币升值。
A:错误
B:正确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参加国的经济福利,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均可从贸易中获利。
A:错误
B:正确
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约定对非成员国进口产品征收等额关税。
A:错误
B:正确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
A:错误
B:正确
两个国家消费偏好的差异也能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
A:错误
B:正确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虑本国和外国相互影响时的收入乘数比不考虑时的乘数大,但仍小于封闭条件下的收入乘数。
A:错误
B:正确
成员国间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也协调一致,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指的是共同市场。
A:错误
B:正确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会使得国内价格下降,从而导致该出口国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A:错误
B:正确
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贸易导致完全专业化。
A:错误
B:正确
示范效应的存在使得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和收入水平较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而对于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平均的发展中国家不利。
A:错误
B:正确
出口补贴会导致出口国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
A:错误
B:正确
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理论,若边际吸收倾向大于1,则货币贬值可以通过闲置资源效应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A:错误
B:正确
对于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生产成本与边际生产成本一定都将下降。
A:错误
B:正确
经常帐户盈余的国家在别国有正的净对外投资。
A:错误
B:正确
比较利益理论在机会成本不变时是适用的,而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则不适用。
A:错误
B:正确
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国际贸易,两类商品的世界总产量都不会低于分工前的自给自足情况。
A:错误
B:正确
贸易收益表明各国只能通过消费比贸易前更少的出口商品换来消费更多的进口商品。
A:错误
B:正确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达到比自给自足条件下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