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7|回复: 0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30 01: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
C:维护社会治安
D:维护社会秩序

我国现行刑法是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其中的“但书”是对数罪并罚的( )规定。
A:限制
B:例外
C:补充
D:特别

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规定》属于()
A:单行刑法
B:狭义刑法
C:附属刑法
D:普通刑法

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B: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

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在总和刑以下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管制的期限是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折中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
A: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B: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C: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D: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某甲13岁时盗窃1000元,15岁时又盗窃2000元,17岁时再次盗窃1500元,法院对其盗窃数额的认定为
A:4500元(1000 2000 1500)
B:3500元(2000 1500)
C:1500元
D:3000元(1000 2000)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B: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

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下列哪个原则不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
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下列犯罪中,复杂客体的罪名是
A:盗窃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抢夺罪

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无罪
B:A 聚众淫乱罪
C:组织淫秽表演罪
D:寻衅滋事罪

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颁布,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
A:1997年10月1日
B:1998年1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1日

拘役的期限是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犯罪集团必须在(  )以上
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20年以下

对(     )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对于(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
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  )。
A:按周岁计算其实足年龄
B:以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若干周岁
C:从过生日的当天起就认为已满周岁
D: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

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
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

附加刑包括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
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
A:错误
B:正确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
A:错误
B:正确

利用自己所处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应以受贿罪论处。( )
A:错误
B:正确

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A:错误
B:正确

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国家就不能将之作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惩罚。( )
A:错误
B:正确

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A:错误
B:正确

某甲与某乙为琐事发生争吵,某乙气急之下朝某甲右眼打了一拳即要退回屋内,某甲追上朝乙胸部打了一拳,某乙倒地,因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某甲的行为在刑法罪数理论上属于结果加重犯。( )
A:错误
B:正确

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A:错误
B:正确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A:错误
B:正确

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 )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