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42|回复: 0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刑法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30 0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某甲企图强奸商店女营业员,一天夜间,甲进入商店上床行奸时,发现床上睡的上一男性,甲的行为是
A:流氓行为
B:强奸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下列哪个原则不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
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管制适用于那些(   )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
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折中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
B: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C: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D: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3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
C:维护社会治安
D:维护社会秩序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C: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D

管制的期限是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两类,下列各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
A:犯罪行为
B:犯罪时间
C:犯罪地点
D:犯罪目的

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对从犯的处罚是
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教唆不满(      )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   )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

.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飞机到丁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对该人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原则
D:折中原则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均适用刑法属于
A:属地管辖权
B:属人管辖权
C:保护管辖权
D:普遍管辖权

共同犯罪不包括(   )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通过并颁布,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
A:1997年10月1日
B:1998年1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1日

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
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领导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吴某该行为应属于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在外国己经受过刑罚处罚的()
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对于(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自由刑包括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包括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枚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对(     )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  )。
A:按周岁计算其实足年龄
B:以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若干周岁
C:从过生日的当天起就认为已满周岁
D: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对赵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错误
B:正确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错误
B:正确

某丙因走私制毒物品,被判刑1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第4年,又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对丙应从重处罚。( )
A:错误
B:正确

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
A:错误
B:正确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A:错误
B:正确

李某因制止两名流氓调戏妇女,遭到该两个流氓的殴打而被迫还手。双方在对打时,被害妇女的父亲王某恰好从此地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试图叫李某赶快离开,李某误认为王某是对方的同伙伴,拔刀将王某刺成重伤。李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
A:错误
B:正确

甲打击乙,乙奋力还击,丙路过,甲请丙帮忙,共同对乙实施打击,致乙重伤。甲、丙的行为属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  )
A:错误
B:正确

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
A:错误
B:正确

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
A:错误
B:正确

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继续执行。( )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