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str='a\rb\r\nc\n'”,则“str.splitlines(True)”的返回结果是( )。
A:['a','b','c']
B:['a\r','b\r\n','c\n']
C:['a\r','b\r','c']
D:['a\r','b','c']
如果要将字符串中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都小写,应使用字符串的( )方法。
A:capitalize
B:lower
C:upper
D:swapcase
类的静态方法的第一个形参对应( )。
A:类
B:对象
C:第一个实参
D:第二个实参
在绘制流程图时,只有( )后面允许有多个分支。
A:圆角矩形
B:圆
C:矩形框
D:菱形框
不定长的位置参数在传递给函数时会被封装成( )。
A:元组
B:列表
C:集合
D:字典
已知“d1={'age':19}”,则执行“d1.fromkeys(['sno','name'])”后,d1中的元素个数为( )。
A:0
B:1
C:2
D:3
已知“str='a**b*c*d'”,则“str.split('**',2)”的返回结果是( )。
A:['a','b','c','d']
B:['a','b','c*d']
C:['a','b*c*d']
D:报错
Python的优点不包括( )。
A:简单易学
B:免费开源
C:丰富的库
D:强制缩进
使用re.match函数进行正则表达式匹配时,如果要忽略大小写,则应在匹配选项中指定( )。
A:re.A
B:re.I
C:re.M
D:re.S
已知“ls=[1,3,2,5]”,则执行“ls.sort()”后ls的值为( )。
A:[1,3,2,5]
B:[1,2,3,5]
C:[5,3,2,1]
D:[5,2,3,1]
调用函数时函数名后面的一对小括号中给出的参数称为( )。
A:实参
B:形参
C:类型参数
D:名字参数
已知“str='a**b*c*d'”,则“str.split('*',2)”的返回结果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已知通过“stu=Student('1810101','李晓明')”可以创建一个Student类对象并赋给stu,则创建该对象时所执行的构造方法的形参个数(不考虑不定长参数的情况)为( )。
A:1
B:2
C:3
D:4
类中的( )对应一个类可以支持哪些操作。
A:属性
B:方法
C:数据
D:对象
执行“print(0x20)”,则在屏幕上会输出( )。
A:20
B:0x20
C:16
D:32
已知Student类有一个类属性__id,stu是Student类的对象,则利用stu访问__id属性的正确方法是( )。
A:stu.__id
B:stu._stu__id
C:stu._Student__id
D:stu._Student.__id
判断一个对象所属的类是否是指定类,应使用内置函数( )。
A:isinstance
B:issubclass
C:type
D:isclass
将一个函数的运算结果返回到函数调用的地方,应使用( )。
A:print
B:return
C:break
D:continue
lambda函数是指( )。
A:在一个函数内部通过调用自己完成问题的求解
B:不使用def定义函数的形式
C:一个函数不断被其他函数调用完成问题的求解
D:把函数作为参数的一种函数
已知“a=dict(x=1,y=2)”且“b=a.copy()”,则执行“a['y']=10”后,则print(b)的输出结果为( )。
A:{x=1,y=10}
B:{x=1,y=2}
C:{'x':1,'y':10}
D:{'x':1,'y':2}
如果要判断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可以使用集合中的( )方法。
A:ischildset
B:issubset
C:issuperset
D:isparentset
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普通形参必须在不定长参数前面
B:普通形参必须在不定长参数后面
C:对于位置参数形式的不定长参数,普通形参既可以在不定长参数前面,也可以在不定长参数后面
D:对于关键字参数形式的不定长参数,普通形参必须在不定长参数的前面
下列选项中,*作为重复运算符使用的表达式是( )。
A:[1.2]*3
B:1.2*3
C:'abc'*3
D:(1.2,2.5)*3
Python程序使用( )进行多行注释。
A:三个连续单引号
B:三个连续双引号
C:分号
D:井号
已知M模块中有两个函数f1和f2,则在脚本文件N.py中要导入M模块的f1和f2,正确的写法是( )。
A:from M import f1,f2
B:from M import f1 and f2
C:from M import *
D:from M import f1 as f2
如果要替换字符串中与指定正则表达式匹配的子串,可以使用re模块的( )函数。
A:replace
B:split
C:sub
D:subn
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析构方法是类的内置方法之一
B:析构方法在对象销毁时自动执行
C:析构方法可以设置默认参数值
D:析构方法的方法名为__term__
下列占位运算符中,表示有符号浮点型十进制数的占位符是( )。
A:%f
B:%d
C:%F
D:%s
下列选项中,计算结果为True的表达式包括( )。
A:15>=8
B:not 15<8
C:15>=8 or 15<8
D:15>=8 and 15<8
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选项包括( )。
A:Python中的变量在使用前不需要定义
B:Python 3.x中的变量名可以包含中文
C:Python中的变量类型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D:a@b是一个有效的Python变量名
对于不可变类型的对象a,可以通过“a=b”修改a的值。
A:对
B:错
已知MyModule模块中有一个无参函数fun,且在脚本文件N.py中有“import MyModule as M”,则在N.py中要调用MyModule模块中的fun函数应使用“M.fun()”。
A:对
B:错
方法重写是指子类可以对从父类中继承过来的方法进行重新定义,从而使得子类对象可以表现出与父类对象不同的行为。
A:对
B:错
借助yield关键字可以利用函数实现生成器的功能。
A:对
B:错
已知d1和d2是两个字典对象,则直接执行“dMerge=dict(d1,**d2)”与先执行“dMerge=d1.copy()”、再执行“dMerge.update(d2)”的效果完全相同。
A:对
B:错
Python中的每条语句都会执行且仅执行1次。
A:对
B:错
对于整型变量x,x>>1与x//2的运算结果相同。
A:对
B:错
使用strcmp函数可以进行字符串的比较。
A:对
B:错
已知s={1,20,25},则通过“s.add([2,3])”可以向s中添加一个新的列表类型的元素。
A:对
B:错
使用三引号创建字符串时允许直接将字符串写成多行的形式。
A:对
B:错
使用下标“[]”可以访问集合中的元素。
A:对
B:错
已知A类中定义了方法fa1和fa2,B类中定义了方法fb,A是B的子类,则B类中包含了3个方法。
A:对
B:错
正则表达式“\Aabc”与正则表达式“^abc”的功能相同,都用于匹配以abc开头的字符串。
A:对
B:错
通过“min(ls)”可以得到列表ls中最小元素的值。
A:对
B:错
已知执行“d=dict(sno='1810100', name='李晓明', age=19)”,则执行“r=d.pop('age')”后,r的值为19。
A:对
B:错
re.sub(r'<[^<]*?>','','<h1>t</h1><div>c</div>')的返回结果是字符串'tc'。
A:对
B:错
Python中的多态是借助鸭子类型实现的。
A:对
B:错
注释的作用是增强程序可读性,并不会实际运行。
A:对
B:错
不能使用数字索引形式的下标可以访问字典中的元素。
A:对
B:错
已知s1和s2是两个集合,则执行“s1.union(s2)”后,s1中的元素是原来s1和s2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的并集。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