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29|回复: 0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29 1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下面哪一项不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
A:所得税制度
B:农产品维护制度
C:公债发行制度
D:政府的失业救济制度

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波动

消费函数主要反映的是(    )。
A:消费与利率的关系
B:费与收入的关系
C: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D:消费与习俗的关系

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强调:(    )。
A:交易需求与投资需求
B: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
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下列哪种理解是正确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节俭悖论”(     )。
A:存在矛盾
B:哈罗德-多马模型讨论短期经济增长
C:节俭悖论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D:二者并不矛盾,是适用条件不同,前者是长期分析,后者是短期分析

下面那种情况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修建开支增加250亿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个人收入所得税减少250亿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或不变均有可能,不能确定

GDP与GNP的区别:(           )。
A:GDP=GNP 本国要素在国外所得收入—外国要素在本国所获得收入
B:GDP=GNP 本国要素在国外所得收入
C:GDP=GNP—本国要素在国外所得收入
D:GDP=GNP—本国要素在国外所得收入 外国要素在本国所获得收入

自发投资增加 20 亿美元,会使 IS 曲线(     )。
A:右移 20亿美元
B:左移 2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 2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美元。

对于增加或减少总需求而言下列那两个政策相互抵触(  )。
A:增税和增加货币供给
B:减税和增加货币供给
C: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货币供给
D:增税和提高利息率。

对于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最经典的解释模型是(    )。
A:太阳黑子理论
B:乘数—加速理论
C:信用过度理论
D:政治周期理论

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是(     )。
A:缓解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B:稳定收入
C:刺激经济增长
D:杜绝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假定IS和LM曲线交点所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 )。
A:增加投资
B: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
C:减少货币供给
D:减少货币供给的同时减少投资

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上述皆不对

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
A:1.6
B:2.5
C:5
D:4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财政政策扩张性最显著的是(  )。
A:减税100亿元
B:增税100亿元
C:增加政府支出100亿元
D:增加转移支付100亿元

20世纪70年代因为“滞胀”现象导致凯恩斯主义受到挑战,并出现了新古典学派,下面哪位学者不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    )
A:弗里德曼
B:斯蒂格利茨
C:拉弗
D:卢卡斯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下列对利率的理解哪些(   )是正确的。
A: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预期通货膨胀
B:有通货膨胀下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C:名义利率是在市场上所观察到的利率
D: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经济周期的特征有(   )。
A: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B: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
C:一个完整的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D: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
A:货币流通量(M0、M1、M2、M3)
B:市场利率
C:货币流通速度
D:以上都不是

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表现为(   )。
A: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变。
B: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C: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D:以上都不正确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又可分为(   )。
A:着重工资增加作用的工资推进(或工资领导)模型
B:着重利润附加作用的(或利润附加)模型
C:技术创新
D:以上都不正确

非凯恩斯主义的流派主要有(  )。
A:货币学派
B:理性预期学派
C:供给学派
D:以上都不是

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工资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   )。
A: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或降低
B:再贴现利率:提高或降低
C: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或卖出
D: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按照产生原因的不同,通货膨胀分为(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
A:扩张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财政政策
C:平衡的财政政策
D:以上都不正确

在LM曲线的凯恩斯主义范围无挤出效应。
A:对
B:错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的关系的理论。
A:对
B:错

经济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A:对
B:错

摩擦失业指劳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A:对
B:错

加速原理是自发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倍数的增加。
A:对
B:错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劳动市场。
A:对
B:错

国内生产总值既要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又要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A:对
B:错

IS为垂直线时,货币政策不能影响产出,对利率具有
完全效应。
A:对
B:错

通货是Cu,由纸币与辅币组成。也可以M0表示。
A:对
B:错

AS曲线的一般形状是斜率为正的AS线。
A:对
B:错

三部门转移支付乘数:KTr=b/[1-b(1-t)]。
A:对
B:错

投资乘数的逻辑是自发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引致消费增加→收入增加。
A:对
B:错

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A:对
B:错

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外国货币。如1$=8¥。
A:对
B:错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是从心理因素角度论述经济周期的理论。
A:对
B:错

储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A:对
B:错

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产量与利率的影响越大。
A:对
B:错

在开放经济中,企业、居民、政府都有可能与国外发生经济联系。
A:对
B:错

总需求函数表明总产出Y与总价格水平成反比关系。
A:对
B:错

线性投资函数为I = e- d r。
A:对
B: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