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任一循环过程中
A:功与热都可以完全相互转换
B:功可以完全转变为热,而热却不能完全转变为功
C:功与热都不能完全相互转变
D:功不能完全转变为热,而热却可以完全转变为功
100 ℃、101325 Pa的1 mol水与100 ℃大热源接触,使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成100 ℃、101325 Pa的水蒸气,为判断过程的方向可用
A:ΔU
B:ΔS体
C:ΔA
D:ΔG
对于甘汞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体系中汞离子的活度有关
B:与体系中氯离子的活度有关
C:与电极表面氯气压力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温度恒定的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之间能否产生热交换?
A:一定产生热交换
B: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不确定<br>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Clapeyron方程不适用于
A:纯组分固(α)=纯组分固(β)可逆相变
B: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的液-气可逆相变
C:纯物质固-气可逆相变
D:纯物质在等温等压下的不可逆相变
B物质在α相中浓度大于在β相中的浓度,当两相接触时
A:B由α相向β相扩散
B:B由β相向α相扩散
C:B在两相中处于扩散平衡
D:无法确定。
1 mol N2在p1=101325 Pa,T1=298K,S1=191.5 J/K的初态,经可逆或不可逆的绝热膨胀,使温度降到250 K。若N2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比较这两过程,相同的量是
A:终态体积
B:终态熵
C:过程吉布斯能变化
D:过程焓变
对于大多数液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难以判断
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一定大于零
B:一定小于零
C:不确定
实际气体经过某条件下节流膨胀,温度降低,则该条件下其焦耳-汤姆逊系数
A: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不确定
若反应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之间有Ka=Kp=Kx的反应是:(1) 2HI(g) = H2(g) I2(g)?;(2) N2O4(g) = 2NO2(g);(3) CO(g) H2O(g) = CO2(g) H2(g)?;(4) C(s) CO2(g) = 2CO(g)
A:(1)(2)
B:(1)(3)
C:(3)(4)
D:(2)(4)
在一个连串反应A→B →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到其最高产率应当
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
B:增大反应速率
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
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
液体对光滑表面的润湿程度常用接触角来量度,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θ= 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不润湿
B:θ= 18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润湿
C:θ= 90°时,是润湿与不润湿的分界线
D:0°lt; θlt; 90°时,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小
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A:DH=CpDT
B:DH=CVDT
C:Qp=CpDT
D:DH=DU D(pV)
298 K时,A, B两种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分别为k1和k2,且k1gt; k2,则当p1=p2时,A, B在水中的溶解量c1,c2的关系为
A:c1gt; c2
B:c1= c2
C:c1lt; c2
D:不能确定
已知298 K时理想气体反应N2O4(g) →2NO2(g)的Kθ为0.1132。今在同温度且N2O4 (g) 及2 NO2 (g)的分压都为101.325kPa的条件下,反应将
A: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
B:正好达到平衡
C: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
D:难以判断其进行方向
在恒温恒压不作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
A:?Hgt;0,?Sgt;0
B:?Hgt;0,?Slt;0
C:?Hlt;0,?Sgt;0
D:?Hlt;0,?Slt;0
1 mol理想气体在298 K及101325 Pa下作定温可逆膨胀,若过程的ΔG为-2983 J,则终态压力为
A:30396 Pa
B:20295 Pa
C:5066 Pa
今有298 K, p的N2(状态I)和323 K, p的N2(状态II)各一瓶,问哪瓶N2的化学势大?
A:μ(I) lt; μ(II)
B:μ(I) gt;μ(II)
C:(C) μ(I) =μ(II)
D:不可比较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系对环境所做的体积功为
A:W gt; 0
B:W = 0
C:W lt; 0
D:无法计算
关于偏摩尔量,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偏摩尔量的绝对值都可求算
B:系统的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
C:同一系统的各个偏摩尔量之间无关
D:没有热力学过程就没有偏摩尔量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对峙反应
B:平行反应
C:连串反应
D:基元反应
在-10 ℃和标准大气压下, 1 mol过冷的水结成冰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G lt;0,?S体gt;0,?S环gt;0,?S总gt;0
B:?Ggt;0,?S体lt;0,?S环lt;0,?S总lt;0
C:?G lt;0,?S体lt;0,?S环gt;0,?S总gt;0
D:?Ggt;0,?S体gt;0,?S环lt;0,?S总lt;0
某温度范围内,化学反应A(g)=B(g) C(g)为放热反应,如果欲提高其反应平衡常数,则应该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体系压力
D:降低体系压力
1 mol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体积从V1变至V2,其熵变应如何计算?
A:ΔS=0
B:ΔS=Rln(V2/ V1)
C:ΔSlt;0
D:ΔS=Rln(p2/ p1)
25 ℃时,将11.2升O2与11.2升N2混合成11.2升的混合气体,该过程:
A:?S gt; 0,?G lt; 0
B:?S lt; 0,?G lt; 0
C:?S = 0,?G = 0
D:?S = 0,?G lt; 0
在101325Pa下,水、冰和水蒸气平衡的系统中,组分数为
A:1
B:2
C:3
D:无法判断
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B: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C: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
D: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哪一性质是不正确的?
A:微小晶体的蒸气压较大
B: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C: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D:微小晶体不稳定
一对平行反应A→B和A→C,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1和k2,A的初始浓度为cA0,则某一时刻产物B和C的浓度有以下关系
A:cB:cC=k1:k2
B:cB cC=cA0{1-exp[-(k1 k2)t]}
C:cB=cA0[1-exp(-k1t)]
D:cC=cA0[1-exp(-k2t)]
关于电极极化,正确的说法是
A:相同离子在不同材质电极上的极化程度不同
B:极化使电极的电极电势增大
C:极化使电池的输出电压增大
D:通过极化可以调节电解过程阴极析出顺序
水的冰点比三相点低0.01度,主要原因有
A:两种状态下压力不相同
B:水的冰点测量时,体系中溶有空气
C:测量仪器的误差
D:不能确定
下列哪个符合一级反应的特征
A:反应速率常数单位为[时间]-1
B:反应物浓度的对数与反应时间呈线型关系
C: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无关
D:消耗75%反应物所需时间为消耗50%反应物所需时间的两倍
关于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自由基参加的反应一定是链反应
B:当一个自由基的消耗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基时,为支链反应
C:链的引发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D:只有加热和光照才能诱导自由基的产生
同一个反应,不论如何改变其计量系数,其反应进度都相同,摩尔反应焓变也都相同
A:错误
B:正确
如果产物的极性小于反应物极性,则反应在极性溶剂中的反应速率比在非极性中的大
A:错误
B:正确
一液体与玻璃表面的接触角为较小的锐角,则该液体可以在玻璃表面铺展
A:错误
B:正确
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平衡一定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平衡常数也一定改变。
A:错误
B:正确
相变过程熵变变等于相变焓除以相变温度
A:错误
B:正确
单组份两相平衡时,平衡温度随压力升高增大
A:错误
B:正确
在恒温恒压只作体积功的相变过程中,ΔG一定等于零。
A:错误
B:正确
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A:错误
B:正确
可逆绝热过程必定是等熵过程
A:错误
B:正确
对于给定的电极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随温度而变。
A:错误
B:正确
电池对外做电功时,其电功可表示为W′=-zEF
A:错误
B:正确
原电池工作时,正、负电极得失电荷总和等于电路中传输的电量
A:错误
B:正确
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无关
A:错误
B:正确
某反应的ΔrGm0 lt;0,所以该反应一定能正向进行。
A:错误
B:正确
水的冰点即为水的三相点。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