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时,采用的定量方法是( )。
A:工作曲线法
B:直接比较法
C:一次加入法
D:增量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检测波长范围是( )。
A:400~760nm
B:200~400nm
C:200~760nm
D:10~200nm
符合比尔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将( )。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C:向短波方向移动
D:不移动,但峰高值升高
想要获取某固体试样的既无溶剂影响,又无分散介质影响的红外光谱,最好的样品制备方法是( )。
A:薄膜法
B:糊膏法
C:压片法
D:夹片法
原子吸收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可消除( )干扰。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
纸色谱中常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作展开剂,该展开剂的正确配制方法是( )。
A:三种溶剂按比例混合后直接用作展开剂
B:三种溶剂按比例混合,振摇后,取上层作展开剂
C:三种溶剂按比例混合,振摇后,取下层作展开剂
D:依次按比例用三种溶剂作展开剂
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型检测器( )。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安培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已知某化合物不含N,它的红外光谱中2240~2100cm-1有吸收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A:CH?CH?CH?CH?
B:CH?CH?C≡CH
C:CH?CH?CH=CH?
D:CH?CH?C≡CCH?CH?
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毛细管柱的外径
B:焦耳热
C:电渗流大小
D:电渗流方向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
A:0.5μm
B:0.45μm
C:0.6μm
D:0.55μ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于紫外光区的光源是( )。
A:氘灯
B:能斯特灯
C:钨灯
D:卤钨灯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 )范围内。
A:10~30cm
B:20~50m
C:1~2m
D:2~5m
气相色谱检测器中,ECD对下列哪类化合物具有选择性响应( )。
A:有机氯农药
B:烃类化合物
C:脂肪酸
D:醇类化合物
某物质在某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 )。
A: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光通过该物质的溶液的光程长
D: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HPLC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析( )。
A:组分数目多、性质相差较大的复杂试样
B:组分数目少、性质相差较小的简单试样
C:组分数目多、性质相差较小的同类型试样
D:组分数目少、性质相差较大的一半试样
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形成机制是( )。
A:电子转移
B:电子的扩散交换
C:膜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离子的扩散和交换
饱和甘汞电极表示式正确的是( )。
A:Hg︱HgCl?(s)︱KCl(饱和)
B:Hg︱Hg?Cl?(s)︱KCl(饱和)
C:Hg︱Hg?Cl?(s)︱KCl(1mol/L)
D:Hg︱Hg?Cl?(1mol/L)︱KCl(饱和)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难分离组分的分离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为( )。
A:改变载气速度
B:改变固定液
C:改变载体
D:改变载气种类
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荧光效率下降( )。
A:激发光强度下降
B:溶剂极性变小
C:温度下降
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
A:能量
B:频率
C:波长
D:波数
用pH计测溶液的pH属于( )。
A:直接电位法
B:电流滴定法
C:电位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简写为( )。
A:HPLC
B:IR
C:UV-Vis
D:TLC
红外光谱不是( )。
A:分子光谱
B:电子光谱
C:吸收光谱
D:振动光谱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 )。
A:贮液器
B:输液泵
C:检测器
D:温控装置
用平面色谱定性的主要依据是( )。
A:分配系数
B:分配比
C:组分移动的距离
D:比移值
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的选择非常重要,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 )。
A:对被分离组分有适宜的溶解度
B:黏度大
C:与检测器匹配
D:与固定相不互溶
在GC中,用TCD作检测器,选择( )作载气时,检测灵敏度最高。
A:N?
B:H?
C:He
D:空气
当温度一定时,甘汞电极的电位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Hg?Cl?的浓度
B:H﹢的浓度
C:Clˉ的浓度
D:Hg的浓度
当Ecl( )时,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之间不呈线性关系。
A:大于0.05
B:小于0.05
C:大于等于0.05
D:小于等于0.05
1,3-丁二烯有强紫外吸收,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其λmax将( )。
A:长移
B:短移
C:不变,但ε增强
D:无法判断
关于电位滴定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B:终点确定更准确
C:确定终点的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三阶微商内插法
D:可用于测定弱酸或弱碱的平衡常数
关于GC的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通用型检测器,可用于检测所有有机化合物
B:不能检测H?O、CO?、SO?、CS?等不可燃组分
C:属于选择性检测器,对多数含C、H的有机物响应灵敏
D:属于质量型检测器,峰高随载气流速增大而增加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光学因素有( )。
A:杂散光
B:反射光
C:非平行光
D:荧光
关于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的称为光谱法,不涉及内部能级跃迁的称为非光谱法
B:光谱法的三种基本类型是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散射光谱法
C:光谱法按测定对象可分为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
D:物质的光谱有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三种
有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
B:其原理是气态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
C:是一种窄带吸收,只能使用锐线光源
D:定量分析方法有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两种
下列关于荧光分析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荧光的能量小于激发光能量,故发射荧光的波长总比激发光波长要长
B:物质分子只要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就能发射荧光
C:激发光谱表示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起物质发射某一波长荧光的相对效率
D:荧光光谱表示在所发射的荧光中各种波长组分的相对强度
有关质谱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灵敏度高
B:响应时间短
C:分析速度慢
D:信息量大
下列质谱仪的电离源中,属于软电离方式的有( )。
A:化学电离源
B:快原子轰击源
C:电子轰击电离源
D:电喷雾离子化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学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可利用百分吸光系数鉴别安宫黄体酮和炔诺酮
B:可利用吸光度比值法鉴别维生素B12
C:可利用吸光度限值对肾上腺素中的肾上腺酮进行限量检测
D:可利用碘解磷定的峰谷吸光度比值检查其中的杂质限量
薄层色谱中常用的显色剂有( )。
A:茚三酮试液
B:荧光黄试液
C:碘
D:硫酸乙醇溶液
为了测出待测元素的峰值吸收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
A:错误
B:正确
物质发射的光谱分为线状光谱和带状光谱两种。( )
A:错误
B:正确
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既可作指示电极又可作参比电极使用。(
A:错误
B:正确
质谱分析中,离子源的功能是将样品导入系统引入的气态样品分子转化为离子。( )
A:错误
B:正确
塔板高度越小,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一定越高。( )
A:错误
B:正确
ODS是反相色谱法中常用的固定相。( )
A:错误
B:正确
不对称电位无法彻底消除。( )
A:错误
B:正确
极谱法是以甘汞电极为极化电极,通过测量其电流-电位曲线来确定溶液中待测物质浓度的方法。( )
A:错误
B:正确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中作为假相的胶束是不移动的。(
A:错误
B:正确
Daniell原电池中锌极是阴极。(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