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84|回复: 0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制药工程学》在线作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10-29 1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关于干燥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过程近乎等焓过程
B: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湿度增大
C:物料表面温度低于湿空气的温度
D:干燥只能除去物料中的非结合水分

以下适合进行干法粉碎的情况是(     )
A:溶剂与粉碎设备不相容
B:原料热敏
C:造粒溶剂与结晶溶剂一致
D:低熔点化合物

以下属于是湿粉设备的是(     )
A:胶体磨
B:循环气流磨
C:锤式粉碎机
D:通用/针磨机

以下哪项不是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相比的缺点(     )
A: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
B:规模化时易受混合的限制
C:规模化时易受传热的限制
D:有返混现象

在反应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通常反应试剂添加速率的变化趋势为(     )
A:逐渐减慢
B:保持不变
C:逐渐加快
D:先快后慢

关于物料中的结合水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水分无法通过干燥除去
B:结合水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纯水
C:结合水包括毛细管空隙中吸附的水分
D:结合水不包括渗入细胞壁内部的水分

若采用皮托管测定直管中心的流速为5m/s,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直管内的平均流速为5m/s
B:管内流体成湍流状态
C:管内各点流速相同
D:靠近管壁处流速为0

膜库式的扩散控制的控释体系,当药物能提供恒定的药物供应时,其释药曲线为 (     )
A:零级释药
B:一级释药
C:脉冲释放
D:双相释放

在列管换热器中,适宜走管程的流体为(     )
A:饱和蒸汽
B:黏度较大的流体
C:需要冷却的流体
D:压力高流体

关于热惯性因子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热量热仪φ接近1
B:φ值越小造成的绝热升温越激烈
C:φ值与所用设备和规模无关
D:该值越大越接近实际生产

比滤饼阻力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A:悬浮液的固含量
B:滤布面积
C:颗粒本身的性质
D:滤液粘度

关于反应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征反应动力学与规模无关
B:表征反应动力学受设备的影响
C:本征反应动力学能提供反应的基本信息
D:已知本征反应动力学即可预测各规模的反应结果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分解反应能得到关于反应的何种信息(     )
A:分解反应焓
B:分解反应级数
C:分解反应机理
D:分解反应活化能

对于有气体放出的反应,工业上允许的最大气体排放速率为(     )
A:0.1m/s
B:1m/s
C:0.2m/s
D:0.5m/s

对于多层平壁热传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层平壁间的温差都相等
B:各层之间的热通量相等
C:各层的热阻相等
D:各层间的传热推动力相等

关于达到分解反应最大升温速率的时间(TMRad)的说法,以下有误的是(     )
A:该值高于24h可认为是安全的
B: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估算
C:在所有估算方法中都用到了零级反应假设
D:可采用绝热量热仪测定

均相反应间歇操作放大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措施有误的是(     )
A:热移除困难,需强化传热
B:选择性发生变化,需改为半间歇操作
C:热移除困难,升高反应温度
D:热移除困难,降低反应物浓度

反应量热法可用于测定反应动力学时,该方法(     )
A:适宜任何反应速率的反应
B:适于反应以外的放热能排除的体系
C:反应放热不易检测,因而该方法灵敏性低
D:适合任何复杂的反应体系

在抗溶结晶中,为了维持结晶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抗溶剂的添加速率(     )
A:保持恒定
B:越来越快
C:越来越慢
D:先快后慢

催化加氢反应中,若传质速率与反应速率相当,则体系中H2的浓度(     )
A:接近0
B:接近饱和浓度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断升高直至接近饱和浓度

催化加氢反应中,决定液相中H2浓度的因素有(     )
A:反应器上方H2的压力
B:H2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C:氢化反应速率
D:设备的H2传质系数

采用DSC法表征分解反应时,可得到的信息有(     )
A:分解反应焓
B:分解的起始温度
C:分解是否放出气体
D:分解反应类型

采用绝热量热仪研究分解反应时,可得到的信息有(     )
A:分解反应级数
B:绝热升温
C: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
D:最大反应速率

渗透蒸发有哪些应用(     )
A:有机溶剂脱水
B:废水脱VOC
C:萃取或浓缩芳香物质
D:溶液交换

在均相反应的间歇操作的放大中,为了补偿大设备比表面积的降低常采取的措施有(     )
A:提高夹套和反应体系的温差
B:增加反应物浓度
C:内置蛇管换热器
D:降低反应速率

以下能作为湿空气干燥能力的指标是(     )
A:相对湿度
B: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
C:湿度
D:湿球温度

降低半间歇反应热累积率的方法有(     )
A:通过升温提高反应速率
B:提高加料速率
C:通过降温降低反应速率
D:降低加料速率

混合放大过程中需遵循的不同层次的相似性有(     )
A:几何相似性
B:动力学相似性
C:规模相似性
D:运动学相似性

以下可考虑进行连续操作的反应有(     )
A:高放热反应
B:慢反应
C:对传质要求高的反应
D:发酵

换热设备总传热系数的估算方法有(     )
A:经验法
B:现场测定法
C:公式计算法
D:准数关联法

分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如何与化合物的蒸汽压区分(     )
A:Antoine方程对比法
B:等温实验观察法
C:改变样品量法
D:程序升温法

以下强化传热措施正确的是(     )
A:提高冷热流体湍动程度
B:改善换热器结构,增大换热面积
C:采用并流操作
D:防止结垢

连续反应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     )
A:程序升温
B:进料
C:反应淬灭
D:反应

结晶过程对产品性能有哪些影响(     )
A:影响产品晶型
B:影响产品粒径
C:影响产品纯度
D:影响产品的流动性

药物晶型中常用的结晶模式有哪些(     )
A:冷却结晶
B:抗溶结晶
C:反应结晶
D:蒸发结晶

对于存在自催化分解反应的情况,,经过热处理的样品危险性更高。
A:错误
B:正确

在同一反应器中,只要底物浓度一定,H2压力一定,就能保证催化加氢的结果一样。
A:错误
B:正确

一般来说,块状和双锥状的晶体流动性较好。
A:错误
B:正确

质量源于设计强调对过程的科学了解,质量控制由质量标准转移到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
A:错误
B:正确

在非均相催化加氢中,可通过增加H2压力、增加反应原料浓度来补偿低传质系数以保证结果重现。
A:错误
B:正确

间歇操作内在的局限性为传质、混合及传热在放大过程中效率下降。
A:错误
B:正确

间歇和半间歇操作将仍然在制药工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A:错误
B:正确

当多相反应间歇操作为传质控制时,系统需要移除的热量与传质速率相关而与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无关。
A:错误
B:正确

实验室中绝热量热仪的热惯性因子接近1,因而绝热量热结果能很好的反应规模化中的分解情况。
A:错误
B:正确

在传热中,冷热流体并流流动时的传热推动力大于逆流流动。
A:错误
B:正确

干燥中,湿空气的湿度能够反映湿空气的干燥能力。
A:错误
B:正确

设计空间就是生产过程的单元操作可操作的边界条件,设计空间可以表明能影响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的控制变量。
A:错误
B:正确

渗透蒸发和蒸汽渗透的原理相同,依靠膜对待分离组分选择性的溶解扩散完成分离,推动力是待分离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
A:错误
B:正确

对于反应半衰期低于1分钟的快反应,反应量热法无法给出准确的速率常数。
A:错误
B:正确

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分指的是物料中的非结合水。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