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A 网络统考测试系列卷
一、判断题
1.汉代乐府民歌基本上以五言为主。( )
答案:正确
2.有意为文学而填词的作家是柳永。( )
答案:不正确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始得西山宴游记》。( )
答案:不正确
4.元代中期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期。( )
答案:不正确
5.《张协状元》是宋代作品。( )
答案:正确
6.陈玄祐的《离魂记》是唐代传奇。( )
答案:正确
7.林徽因是"新月派"的诗人。( )
答案:正确
8.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是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实作品。( )
答案:正确
9.王安忆的《三家巷》顺应也引领了"老上海怀旧潮"。( )
答案:不正确
10.无目的的阅读对人生无益。( )
答案:不正确
11.训诂学是研究历代汉语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
答案:不正确
12.调查报告与调查研究报告是两回事。( )
答案:不正确
13."垓下之围"充分体现了项羽悲歌英雄的性格特色。( )
答案:正确
14."初唐四杰"和陈子昂都是初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
答案:正确
15.曹禺的剧作有《蔡文姬》。( )
答案:不正确
二、选择题
16.《陌上桑》是一首( )。
A.抒情诗
B.哲理诗
C.写景诗
D.叙事诗
答案:D
17.《陈情表》的作者是( )。
A.阮籍
B.李密
C.嵇康
D.王羲之
答案:B
18.《长恨歌》的作者是( )。
A.陈鸿
B.白居易
C.元稹
D.张籍
答案:B
19.《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的作者是( )。
A.柳永
B.晏殊
C.张先
D.秦观
答案:B
20.中唐古文运动的批判对象是( )。
A.小说
B.诗歌
C.骈体文
D.辞赋
答案:C
21.《五代史伶官传序》叙述的庄宗不包括( )。
A.接受父命
B.成就帝业
C.仓皇东出
D.扭转败局
答案:D
22.玉茗堂的主人是( )。
A.马致远
B.汤显祖
C.李开先
D.郑光祖
答案:B
23.下列属于中唐小说的作品是( )。
A.《古镜记》
B.《李娃传》
C.《游仙窟》
D.《三水小牍》
答案:B
24.1979年因发表《致橡树》走上诗坛的诗人是( )。
A.北岛
B.舒婷
C.江河
D.杨炼
答案:B
25.《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背景是(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26.曹禺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是()。
A.《日出》
B.《家》
C.《北京人》
D.《明朗的天》
答案:D
27.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
A.《坟》
B.《呐喊》
C.《野草》
D.《朝花夕拾》
答案:C
28.下列不属于用典好处的一项是( )。
A.信息量大
B.形象丰富
C.一目了然
D.意境深远
答案:C
29.《汉语拼音方案》推行的时间是( )。
A.1918年
B.1958年
C.1988年
D.1978年
答案:B
30.科学的解说术指的是( )。
A.叙述
B.描写
C.说明
D.议论
答案:C
三、古文阅读
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庄子·秋水》
31.犹( )
A.犹豫
B.像
答案:B
32.语( )
A.告知
B.谈论
答案:B
33.家( )
A.范围
B.家庭
答案:A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34.盛日( )
A.盛大的节日
B.兴盛繁华之时
答案:B
35.偏重( )
A.特别重视
B.偏离重叠
答案:A
四、理解与辨析
36.简述剧作《雷雨》中的人物关系。
A.鲁贵和侍萍是四凤的父母。30年前,侍萍与周朴园有过情感纠葛,周家的长子周萍和鲁家的鲁大海就是她和周朴园所生。四凤在周家当女仆,蘩漪是周公馆的女主人,周萍和名义上的母亲蘩漪有着不伦之恋,又与同母异父的四凤相恋。二子周冲是周朴园和蘩漪的孩子,性格天真。
B.鲁贵和侍萍是四凤的父母。20年前,侍萍与周朴园有过情感纠葛,周家的长子周萍和鲁家的鲁大海就是她和周朴园所生。四凤在周家当女仆,侍萍曾是周公馆的女主人,周萍和名义上的母亲蘩漪有着不伦之恋,又与同母异父的四凤相恋。二子周冲是周朴园和蘩漪的孩子,性格天真。
C.鲁贵和侍萍是四凤的父母。18年前,侍萍与周朴园有过情感纠葛,周家的长子周萍和鲁家的鲁大海就是她和周朴园所生。四凤在周家当女仆,蘩漪是周公馆的女主人,周萍和名义上的母亲蘩漪有着不伦之恋,又与同父异母的四凤相恋。二子周冲是周朴园和蘩漪的孩子,性格天真。
答案:A
37.简述白描笔法。
A.白描,是用丰饶华丽的语言对描写对象作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个微小部分都要具体且富于变化地再现出来。文字求平实、自然、简洁、洗练,并须有流水般的节奏与韵律。
B.白描,是用质朴洗练的语言对描写对象作不事渲染的描写。运用白描应如实写来,不借用具体的修辞手法。文字求平实、自然、简洁、洗练,并须有流水般的节奏与韵律。
C.白描,是用词藻丰富的语言对描写对象尽量作渲染的描写。运用白描应虚实结合,可借用具体的修辞手法。文字求华美、修饰、繁衍、铺陈,并须有波涛般的节奏与韵律。
答案:B
38.简述《永遇乐·元宵》的对比手法。
A.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词的上阕主要是忆昔,下阕则是写今,自然形成了"元宵佳节"今昔的对比。上阕之中,又以昔日"偏重三五""簇带争济楚"之欢乐幸福和今日之"风鬟霜鬓""听人笑语"之寂寞悲苦作比。此外,"香车宝马"的"酒朋诗侣"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作者之间,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欢声笑语,也都构成鲜明的对比。此词通过多重对比,将国家盛衰、个人哀乐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B.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词的上阕是写今,而下阕主要是忆昔,自然形成了"元宵佳节"今昔的对比。下阕之中,又以昔日"弄妆梳洗迟""簇带争济楚"之欢乐幸福和今日之"风鬟霜鬓""听人笑语"之寂寞悲苦作比。此外,"花面交相映"的"酒朋诗侣"和"如今憔悴"的作者之间,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笑语盈盈暗香去",也都构成鲜明的对比。此词通过多重对比,将国家盛衰、个人哀乐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此词的突出特点之一。词的上阕是写今,而下阕主要是忆昔,自然形成了"元宵佳节"今昔的对比。下阕之中,又以昔日"偏重三五""簇带争济楚"之欢乐幸福和今日之"风鬟霜鬓""听人笑语"之寂寞悲苦作比。此外,"香车宝马"的"酒朋诗侣"和"如今憔悴"的作者之间,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欢声笑语,也都构成鲜明的对比。此词通过多重对比,将国家盛衰、个人哀乐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答案:C
五、作文题
39.作文题目:
1)春雨
2)永不言弃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大学语文A统考网考电大奥鹏国开真题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