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世界范围看,纸币本位制下的( )流通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的。
A:存款货币
B:现金货币
C:电子货币
D:金币
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 )的创新。
A:利率市场化
B:微观金融主体
C:银行体制
D:市场价格体系
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
A:大于0
B:小于0
C:高于平均利润率
D:大于0小于平均利润率
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主要。
A: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B: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C: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
D:国外净资产
在纸币制度下外汇汇率的波动直接决定于( )。
A:商品供求
B:黄金供求
C:外汇投机
D:外汇供求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属于( )的创新。
A:中间业务
B:负债业务
C:贷款业务
D:资产业务
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不包括( )。
A:保护众多小储户
B:保持高息差
C:减弱银行负的外部性
D:保护金融体系稳定
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流通中通货为400亿元,支票存款为800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为0.8亿元,那么,货币供应量为( )。
A:800亿元
B:1000亿元
C:1200亿元
D:1500亿元
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其他条件不变,在超额准备金比率下降时,会导致( )。
A:超额存款准备金上升
B:法定存款准备金上升
C:货币乘数下降
D:货币乘数上升
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包括( )。
A:财富及其财富结构
B:货币的收益率
C:货币以外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收益率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 )。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
C:投机性动机
D:收藏动机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信用卡
B:预付贷款
C:赊销商品
D:消费信贷
根据金融风险的形态,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 )与政策风险。
A:操作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价格风险
狭义外汇包括( )。
A:外币支付凭证
B:外国货币
C:特别提款权和欧元
D:外币有价证券
由于基础货币基本上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左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是外生变量。
A:对
B:错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A:对
B:错
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外汇并不限于外币资产,而且还延伸到专用于国际结算的本币资产。例如,欧洲金融市场上的“欧洲美元”,对美国来说就是外汇。
A:对
B:错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
A:对
B:错
微观审慎监管是自上而下的,认为确保单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即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A:对
B:错
货币总量M1中包含了储蓄存款。
A:对
B:错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贡献是分析了投机性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A:对
B:错
信用货币的流通其实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A:对
B:错
货币的核心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A:对
B:错
股票市场属于货币市场范畴。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