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复议这一行政行为属于( )。
A:行政立法行为
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行政诉讼行为
人民法院在第一审行政审判程序中,应当更换被告,而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 ( )。
A:不予受理
B:驳回起诉
C:中止诉讼
D:终结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 )内做出终审判决。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有 ( )。
A:记过
B:警告
C:撤职
D:开除留用
公文办理程序是( )。
A:外部行政程序
B:内部行政程序
C:抽象行政程序
D:自由行政程序
下列有关行政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赔偿请求人可以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任何时间提起赔偿请求
B:国家赔偿可以以货币的形式,也可以以实物的形式表现
C:请求权人在获得国家赔偿后应按有关规定缴纳税款
D: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
在我国,录用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的法律关系的发生一般采取( )方式。
A:选任
B:调任
C:委任
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基层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应当( )。
A: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B:报请中级人民法院批准
C:本法院自行决定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的是 ( )。
A:查封、扣押
B:强制检疫
C:冻结、划拨
D:执行罚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做出第一审判决。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下列行政行为中非行政处罚的是( )。
A:没收财物
B:开除公职
C:行政拘留
D:罚款
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
A:6个月
B:3个月
C:1年
D:2年
行政合同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另一方可以是( )。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机关、公务员及行政相对方
D:国家权力、司法、行政机关及行政相对方
行政权限多由法律明文规定。在没有明文法律依据条件下,可以由( )推定确定。
A:行政政策
B:行政计划
C:行政法原则
D:行政惯例
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方而言( )。
A:不具有强制力
B:具有强制力
C:部分有强制力
D:无法律意义
有权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有( )。
A:本院院长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的同意
B:双方当事人
C:上级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直接强制执行措施的主要形式有( )。
A:查封、扣押
B:执行罚
C:冻结、划拨
D:代履行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存在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
B: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C:主观有过错
D:行政责任的主体只能是行政主体
颁发驾驶执照的许可属于( )。
A:一般许可
B:非排他性许可
C:特殊许可
D:排他性许可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有( )。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C:涉及专利的行政案件
D: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行政行为应当符合立法目的
B: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
C: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
D:符合自然规律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A:主体
B:客体
C:标的
D:内容
体现相对方参与原则的基本制度有( )。
A:表明身份程序
B:听证程序
C:了解行政行为内容程序
D:要求说明理由制度
国务院依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对外开放方面制定的暂行规定属于 ( )。
A:一般授权立法
B:特别授权立法
C:中央行政立法
D:试验性立法
下列事务一般属于中央行政机关统一管辖的有 ( )。
A:国防
B:生活福利
C:货币和度量衡
D:文教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