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53|回复: 0

东财《管理会计》在线作业一(随机)-0026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为(   )
A:0元
B:5000元
C:6000元
D:1000元

下列各项中,既属于折现指标,又属于绝对量正指标的是(  )。
A:投资利润率
B:静态投资回收期
C:内部收益率
D:净现值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立简单条件下的采购经济批量控制模型必备条件的是(    )
A: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
B:不存在商业折扣
C:一批内不存在分次到货
D:不生产多品种

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是(   )
A:保本点敏感性分析
B:利润敏感性分析
C:投资敏感性分析
D:保利点敏感性分析

滚动预算的基本特点是(    )。
A: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
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

成本性态又称(   )
A:成本性质
B:成本习性
C:成本状态
D:成本分类

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目标成本

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某企业每年末将100 000元资金划拨为技术改造资金,专户存储,假定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6.14457,年金终值系数为15.9374。到第10年末,企业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总量为(  )。
A:1 593 740元
B:1 000 000元
C:614 457元
D:385 543元

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建设期为一年,使用寿命为5年。项目计算期(    )
A:1年
B:5年
C:6年
D:5.5年

某企业销售量为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到1 000件或1 100件。已知达到1 000件的概率为0.4,则销售量的期望值等于(  )
A:400件
B:440件
C:1 050件
D:1 060件

投资敏感性分析的结论表明,下列各项中其变动只能影响净现值而不会影响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因素是( )
A:售价
B:销售量
C:经营成本
D:基准折现率

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控制的时间
B:成本控制的原理
C:成本控制的手段
D:成本控制的对象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
A:判断分析法
B:算术平均法
C:回归分析法
D:平滑指数法

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说明(   )
A:固定成本等于零
B:固定成本大于零
C:固定成本小于零
D:与固定成本无关

敏感性分析的前提是(   )
A:有限因素
B:因素不相关
C:相同变动幅度
D:影响效果相同

期末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包括(    )。
A:直接处理法
B:递延法
C:稳健法
D:年末一次处理法

某产品单价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计划产销量600件,要实现400元的利润,应(  )
A:减少固定成本600元
B:提高单价1元
C:提高产销量200件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元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差异的分配

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 )
A:直接材料
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
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按经济用途对成本进行分类,其结果应包括的成本类型有(  )
A:生产成本
B:非生产成本
C:未来成本
D:责任成本

按照投资敏感性分析原理,如果因素的变动不突破有关极限,该投资项目仍具有财务可行性,这些极限包括(  )
A:销售量降低率极限
B:经营成本超支率极限
C:经营期变动下限
D:固定资产投资超支的极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分解为(    )。
A:耗费差异
B:预算差异
C:开支差异
D:效率差异

零基预算与传统的增量预算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  )。
A:一切从可能出发
B:以零为基础
C: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D: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

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成本预测的方法包括(  )
A:指数平滑法
B:加权平均法
C:回归直线分析法
D:高低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