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某犯两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和6年,数罪并罚被处以有期徒刑14年。执行两年后,发现林某在被判刑前,还犯过另外两罪,分别应处2年和3年有期徒刑。对林某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幅度为( )
A:2年以上19年以下
B:14年以上21年以下
C:14年以上19年以下
D:8年以上20年以下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 )
A: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我国刑法的生效时间是( )
A:从刑法批准公布之日起生效,从公布一段时间以后施行
B:从公布之日施行
C:从批准之日施行
D:公布一段时间以后施行
伪造货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B:社会主义国家利益
C: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D: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 )
A:公安人员
B:监察人员
C:审判人员
D:司法工作人员
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 )
A:1787年《美国宪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法国《人权宣言》
D:美国《独立宣言》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不包括下列人员( )
A:交通运输人员
B:企业负责人
C:交通运输生产直接指挥人员
D:私人雇用的无照驾驶人员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在于( )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
B:防卫行为造成重大损害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D: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下列人员中,能够成为贪污罪的犯罪主体的是( )
A:个体户
B:私营企业主
C:国有企业工会主席
D:合同工
抗税罪的主体是( )
A:单位
B:一般主体
C: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税务机关
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 )
A:犯罪故意
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
D:犯罪过失
下列诸犯中不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惯犯
D:想象竞合犯
因受贿而作枉法裁判,构成受贿罪与枉法裁判罪,应( )
A:按牵连犯从重处罚
B:按吸收犯的原则,以重罪吸收轻罪
C:进行数罪并罚
D:按想像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逃脱罪的主观方面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失
D:间接故意或者过失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它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
A: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B:从生日当天起计算
C:按旧历的年、月、日计算
D:从生日的前一天起计算
E:从生日的后一天起计算
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人,其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是( )
A:国家元首
B:政府首脑
C:留学人员
D:劳务人员
E:享有外交特权的人
以行为人的数个行为符合的数个基本犯罪构成的性质是否相同为标准对数罪所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 )
A:想象数罪
B:实质数罪
C:同种数罪
D:异种数罪
E:不适用并罚的数罪
我国刑法的修订和施行日期分别是( )
A:1996年3月14日
B:1997年3月14日
C:1996年10月1日
D:1997年10月1日
E:1997年7月1日
我国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E:选择性刑事责任能力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有( )
A:侵害的客体仅仅是市场管理制度
B:在客观上,表现为不诚实交易的行为
C:本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一可以是单位
D: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E: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有单位
C:国有单位的直接责任人
D:一般公民
E:外国人
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
A:对明知无罪的人而予以追诉
B: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枉法裁判
C: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人予以减刑
D: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人予以假释
E:对明知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
劫持航空器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是( )
A:暴力行为
B:胁迫行为
C:引诱行为
D:策动行为
E:与暴力、胁迫相类似的其他行为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作为方式构成的是( )
A:放火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爆炸罪
E:绑架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