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35|回复: 0

东财《刑法》在线作业一-0027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一般预防的对象是(       )
A:犯罪分子
B:违法分子
C:游手好闲的人
D:有可能实施犯罪的人

犯罪未遂形态只能发生在(      )
A:犯罪的预备过程中
B: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
C:犯罪实行过程中
D:过失犯罪过程中

集资诈骗罪,其目的是(      )
A:非法占有
B:破坏金融秩序
C:骗取公共财产
D:营利

伪造货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B:社会主义国家利益
C: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D: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甲提出决斗,乙同意应战。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奋起反抗,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   )
A:侵犯著作权罪
B:出售侵权复制品罪
C:诈骗罪
D:民事侵权行为

王某为报复,夜晚点燃大队部的房子。点燃后,又后悔,叫人来救火,但因火势过猛,大队部的房子被烧毁。王某的行为(             )
A:是犯罪中止
B:是犯罪既遂
C:是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有强奸行为的,构成(     )
A: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B:强奸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强奸罪
D:按强奸罪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是( )
A:按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B:按照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C: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D:从重处罚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意思和意志能力
D: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
A:只能附加适用
B:只能独立适用
C:可以独立适用
D:不能独立适用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     )
A:罪犯
B:被关押的罪犯
C:罪犯亲属
D:一般主体

境外居民宁某伪造票面总价值为150万元的人民币,并运输到我国境内出售牟利。宁某的行为构成(     )
A:伪造货币罪
B:运输伪造的货币罪
C: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D:伪造、运输伪造的、出售伪造的货币罪

下列各项中,不是报复陷害罪的直接客体的是(     )
A:公民的控告权
B:公民的批评监督权
C:公民的隐私权
D:公民的申诉权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拒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估堆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

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   )
A:违法的人
B:人犯
C:罪犯
D:犯罪嫌疑人
E:被告人

以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为标准划分的共同犯罪包括(   )
A:一般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特殊共同犯罪
E:必要共同犯罪

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的区别是(             )
A:严厉程度不同
B:适用的对象不同
C:适用的机关和程序不同
D:制定的机关不同
E:执行的机关不同

我国刑法采用的法定刑有(   )
A: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D: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E:选择性法定刑

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
A: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并罚
B: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
C: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又犯数罪的并罚
D:刑罚执行完毕以后,发现“漏罪”的并罚
E: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刑法中的“防卫不适时”是指(      )
A:事先防卫
B:事中防卫
C:假想防卫
D:事后防卫
E:防卫挑拨

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
A: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B: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C: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且具有悔改表现
D: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E: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成立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是(       )
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C:防卫必须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
D: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E: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各国在解决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问题上所主张的原则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       )
A:折衷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保护原则
E:普遍管辖原则

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中国公民
B:外国公民
C:无国籍人
D:反动组织
E:反动机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5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