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25|回复: 0

地大《砌体结构设计》在线作业一-0009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挑梁上无砌体,挑梁埋入砌体内长度与挑梁长度之比()
A:宜大于1
B:宜大于1.5
C:宜大于2
D:宜大于2.5

当砌体结构作为一个刚体,需验算整体稳定性时,例如倾覆、滑移、漂浮等,对于起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其分项系数取()
A:1.0
B:0.8
C:0.9
D:0.85

在砌体受弯构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当截面为矩形时,截面高度为h,则内壁Z取为()
A:1/3h
B:1/2h
C:2/3h
D:3/4h

(   )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A:弹性方案
B:刚弹性方案
C:刚性方案

受压砌体墙的计算高度Ho与下面()项无关。
A: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B:横墙间距
C:构件支承条件
D:墙体采用的砂浆和块体的强度等级

有一墙体为弹性方案,墙高H=2.4m,墙的截面为800mmX400MM,则该墙体的高厚壁为(   )
A:3
B:8
C:6
D:4.5

中心受压砌体中的砖处于()的复杂应力状态下。
Ⅰ.受压Ⅱ.受弯Ⅲ.受剪Ⅳ.局部受压Ⅴ.横向受拉
A:Ⅰ、Ⅱ
B:Ⅰ、Ⅱ、Ⅲ
C:Ⅰ、Ⅱ、Ⅲ、Ⅳ
D:Ⅱ、Ⅲ、Ⅳ、Ⅴ

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要对各种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不同的调整系数γa,这是由于水泥砂浆的()
A:强度高
B:硬化快
C:和易性差
D:耐久性好

欲求连续梁的某跨跨中最大正弯距,活荷载应( )布置。
A:本跨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
B:本跨不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
C:该跨布置,左右跨布置,后每隔一跨布置
D:满跨布置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处的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
A:200mm
B:180mm
C:240mm
D:370mm

柔性楼盖砌体结构,楼层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应按()
A: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比例分配
B:承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从属面积比例分配
C: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平均分配
D:墙体的抗侧刚度比例分配

混凝土立方体标准抗压试件的边长为(  )
A:70.7mm
B:100mm
C:200mm
D:150mm

砌体结构的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是按()划分。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弯曲抗压强度
D:抗压强度

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主要作用是()
A:有效地提高了墙体出平面的稳定性
B:大大提高墙体初烈前的抗剪能力,阻止墙体交叉裂缝的发生
C:有效地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
D:使房屋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不能提高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A:提高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提高构件的高厚比
C:减少构件轴向力偏心距
D:增大构件截面尺寸

单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柱下端应算至()
A:室外地面下500mm处
B:埋置较深时取基础顶面
C:室内地面下500mm处
D:ABC均不对

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      )。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可靠性

墙梁的托梁上墙体总高度最大允许值是( )。
A:20m
B:18m
C:12m
D:15m

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刚度与()有关。
A:屋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
B:横墙间距、有无山墙
C:有无山墙、施工质量
D:屋盖(楼盖)类别、施工质量

砌体在轴心受压时,块体的受力状态为()
A:压力、拉力
B:剪力、压力、拉力
C:弯矩、压力
D:弯矩、剪力、压力、拉力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 )规定值 。
A:2.0m
B:1.8m
C:1.5m
D:2.5m

当多层砌体房屋可能在中部产生较大的沉降时,设置在( )位置的圈梁对防止因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最有效。
A:檐口处
B:房屋高度的中间
C:在楼盖处
D:基础顶面

(  )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整体性好,刚度大,抗侧力性能好的特点。
A:框架
B:框架-剪力墙
C:剪力墙

在对配筋砌体剪力墙的连梁作抗震验算时,应使()
A:连梁的破坏先于剪力墙,连梁本身应为强剪弱弯
B:连梁的破坏后于剪力墙,连梁本身应为强剪弱弯
C:连梁与剪力墙同时破坏,以取得经济效果
D:连梁的变形能力小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      )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B:结构或构件丧失了稳定
C:挠度超过允许值
D:裂缝超过了允许值

砌体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受压面积小
C:套箍作用和应力扩散作用
D:砌体起拱作用而卸荷

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20
B:C25
C:C30
D:C35

砌体房屋为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②符合弹性设计方案的房屋③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④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对于非承重墙梁,其最大跨度允许值为( )。
A:6m
B:9m
C:12m
D:15m

对于承重墙梁,其最大跨度允许值为( )。
A:6m
B:9m
C:12m
D:15m

对抗震不利的情况是()
A:楼梯间设在房屋尽端
B: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
C:纵横墙布置均匀对称
D:高宽比为1:2

承重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A:240mmX240mm
B:240mmX370mm
C:370mmX370mm
D:370mmX490mm

关于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叙述何种是正确的( )。
A:圈梁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m
B: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ø16
C:绑扎接头的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
D: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承重墙梁的块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
A:MU5
B:MU10
C:MU15
D:MU20

砖墙上有1.5m宽的窗洞,窗洞上设钢筋砖过梁,若过梁上的墙高为1.5m,则计算过梁上墙体荷载时,应取的墙高为( )。
A:1.5m
B:1.2m
C:0.5m
D:0.7m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下列情况的各类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γ
Ⅰ.有吊车房屋和跨度不小于9米的多层房屋,γa为0.9
Ⅱ.有吊车房屋和跨度不小于9米的多层房屋,γa为0.8
Ⅲ.构件截面A小于0.3平方米时取γa=A+0.7
Ⅳ.构件截面A小于0.3平方米时取γa=0.85
下列()是正确的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宜超过()
A:2m
B:1.5m
C:1.2m
D:1.0m

下列()项可以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A:支承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承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验算砌体结构中墙柱的高厚比的目的是()
A:保证砌体的稳定性和刚度要求
B:防止倾覆破坏
C:有利结构抗震
D: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的要求

单层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时不考虑空间作用,按平面排架分析,则称为()。
A:刚性方案
B:弹性方案
C:刚弹性方案
D:塑性方案

当计算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
B: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计值之和
C:本层恒荷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
D:本层恒荷载与活载标计值之和

若一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各层材料强度、楼面荷载、墙体布置均相同,则可首先选择底层进行抗震验算,这是因为底层()
A:墙体承受的竖向压应力最大
B:所受地震剪力最大
C:层高一般最高
D:墙身最厚

影响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β]的主要因素为()
A:砂浆的强度等级
B:块材的强度等级
C: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D:横墙的间距

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 )规定值。
A:2.0m
B:1.8m
C:1.5m
D:1.2m

挑梁埋入砌体内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在其外侧有砌体和无砌体时,应宜分别大于( )。
A:1.2, 2
B:1.5, 2
C:2.0, 2
D:2.5, 1.5

(    )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A:框架
B:剪力墙
C:框架-剪力墙
D:框架-筒体

关于墙、柱的高厚比,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墙、柱的高厚比不涉及砂浆的强度等级
B:虽然承载力满足要求,但高厚比不一定满足要求
C:只要承载力满足要求,高厚比也就一定满足要求
D:如果有两片墙,其材料强度等级、墙厚和墙高均相同,则其高厚比也相同

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外墙,符合下列()项要求时,静力计算时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A: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B:基本风压值0.6kN/m2,层高≤4m,房屋的总高≤28m
C:基本风压值0.6kN/m2,层高≤4m,房屋的总高≤24m
D:洞口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

砌体规范规定,在()两种情况下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A:e/h>0.17
B:e/h≤0.17
C:β>16
D:β≤16

墙梁设计时,下列概念中错误的是()
A:无论何种类型墙梁,其顶面的荷载设计值计算方法相同
B:托梁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施工阶段承载力计算
C:承重墙梁的两端均应设翼墙
D:自承重墙梁应验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