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96°
B:276°
C:6°
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貌的状态是()
A:坡度均匀
B:坡度越小
C:坡度越大
D:都错
将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依据的工作称为()
A:测定
B:测绘
C:测设
D:定线
在地形图上常采用的三种等高线是( )。
A:山谷线、山脊线、地性线
B:地形线、地性线、示坡线
C: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D:都对
使用水准仪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地球曲率的影响
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在计算()时的公式有所不同。
A:角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
B:方位角、坐标增量
C: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闭合差
D:纵坐标增量闭合差、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视距测量精度一般为( ) ,精密视距测量可达1/2000 。
A:1/100~1/300
B:1/200~1/500
C:1/200~1/300
D:1/300~1/500
水准仪测量中,视准轴是指下列中哪两点的连线()
A: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
B: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
C:目镜中心与十字丝中央交点
建筑场地较小时,采用建筑基线作为平面控制,其基线点数不应小于多少()
A:2
B:3
C:4
D:5
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A:方位角测量
B:直线定向
C:象限角测量
D:直线定线
光电测距仪的品类分为 ( )
A:按测程分为短、中、远程测距仪
B:按精度分为I、II、III级测距仪
C:按光源分为普通光源、红外光源、激光光源三类测距仪
D:按测定电磁波传播时间t的方法分为脉冲法和相位法两种测距仪
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如下几何条件( )。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误差有( )
A:视差未消除
B:水准尺未竖直
C:估读毫米数不准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
四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作业限差有( )
A:前、后视距差
B:高差闭合差
C:红、黑面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 )成比例分配
A:高差大小
B:测站数
C:水准路线长度
D:水准点间的距离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
A:由整体到局部
B:先测角后量距
C: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D:先控制后碎部
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 )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全站仪由( )组成
A:光电测距仪
B:电子经纬仪
C:多媒体电脑数据处理系统
D:高精度的光学经纬仪
全站仪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外,还能快速完成一个测站所需完成的工作,包括( )。
A:计算平距、高差
B:计算三维坐标
C:按水平角和距离进行放样测量
D:按坐标进行放样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 )误差。
A:2C
B:误差
C:指标差
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
A:对
B:错
用经纬仪观测一个水平角,盘左、盘右各测一次称为两个测回。( )
A:对
B:错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测定公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及中桩地面高程。( )
A:对
B:错
测图比例尺越小,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
A:对
B:错
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 )
A:对
B:错
附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起终两点已知坐标的差。( )
A:对
B:错
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
A:对
B:错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称为直线定线。( )
A:对
B:错
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A:对
B:错
水准仪的仪器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 )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