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
A:介质内含气泡
B:介质局部磨损
C:介质分布不均匀
D:介质已经受潮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R,且R=Z,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 )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极化时间最长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弧重燃
B:中性点不接地
C:电容效应
D:截流现象
阀式避雷器的保护比是指残压与( )电压之比
A:灭弧
B:额定
C:冲击电压
D:工频放电
同一固体电介质、相同电极情况下,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工频交流电压(幅值)下的击穿电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关于
偶极子极化 ( )。
A:所需时间短
B:在频率很高时极化加强
C:属弹性极化
D:与温度的关系很大
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行波的波速减小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减小
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导线的波速增大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110kV进线保护段应有的耐雷水平是( )
A:30kA
B:60kA
C:75kA
D:110kA
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 )
A:C1>>C2、R1>>R2
B:C1>>C2、R1<<R2
C:C1<<C2、R1>>R2
D:C1<<C2、R1<<R2
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接负载电阻R,且R=Z,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波的折反射系数为( )。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通常可以用符号( )表示
A:(1.2±30%)μs
B:(50±30%)μs
C:1.2/50μs
D:(1.2±20%)μs
当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有一定距离时,若有雷电波侵入,则在被保护设备绝缘上出现的过电压将比避雷器的残压( )。
A:低一个ΔU;
B:高一个ΔU;
C:一样大;
D:不一定
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相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的关系是( )
A:与保护角成正比,与杆塔高度成正比
B:与保护角成正比,与杆塔高度成反比
C:与保护角成反比,与杆塔高度成正比
D:与保护角成反比,与杆塔高度成反比
三台串接的工频试验变压器装置中,每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同的,三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之比是( )
A:1∶2∶3
B:3∶2∶1
C:2∶1∶3
D:1∶3∶2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对直击雷的保护通常采用哪种方式( )
A:避雷针
B:避雷器
C:并联电容器
D:接地装置
流注理论比汤逊理论多考虑了( ) 。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热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偶极子极化 ( )。
A:所需时间短
B:在频率很高时极化加强
C:属弹性极化
D:与温度的关系很大
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弧重燃
B:中性点不接地
C:电容效应
D:截流现象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 )。
A:硅橡胶
B:电瓷
C:玻璃
D:金属
当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有一定距离时,若有雷电波侵入,则在被保护设备绝缘上出现的过电压将比避雷器的残压( )。
A:低一个ΔU;
B:高一个ΔU;
C:一样大;
D:不一定
工频耐压试验,在高压侧采用静电电压表测量电压时,( )
A:测量出的是电压的峰值
B:测量出的是电压的有效值
C:测量出的是电压的瞬时值
D:其他都不对
两个波阻抗分别为Z1和Z2的长线相连于A点,当直角电压波从Z1上入射,传递至A点时将发生折射与反射,则电压的反射系数β为( )
A:2Z2/(Z1+Z2)
B:2Z1/(Z1+Z2)
C:(Z1-Z2)/(Z1+Z2)
D:(Z2-Z1)/(Z1+Z2)
当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有一定距离时,若有雷电波侵入,则在被保护设备绝缘上出现的过电压将比避雷器的残压( )
A:低一个ΔU
B:高一个ΔU
C:一样大
D:不一定
工频耐压试验一般要求持续( )的耐压时间
A:3 min
B:2 min
C:1 min
D:5 min
同一固体电介质、相同电极情况下,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 )工频交流电压(幅值)下的击穿电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关于
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线路中________在感抗上的压降使得电容上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
A:电阻性电流
B:电感性电流
C:电容性电流
D:雷电流
多油式断路器中油的用途是( )
A:灭弧介质
B: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
C:绝缘介质
D:导热介质
在电力系统中发生铁磁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电感参数是( )。
A:时变
B:线性
C:受控
D:非线性
与非破坏性试验相比,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具有( )特点。
A:直观
B:可信度高
C:要求严格
非电气检测主要有( )
A:噪声检测法
B:光检测法
C:化学分析法
D:脉冲电流法
高压分压器按照用途可分为( )
A:交流高压分压器
B:直流高压分压器
C:冲击高压分压器
工频高压试验常用的调压供电装置有( )
A:自耦变压器
B:感应调压器
C:移卷调压器
D:电动-发电机组
电介质的介电性能包括( )
A:极化
B:损耗
C:绝缘
D:绝缘强度
气体放电现象包括( )两种现象。
A:击穿
B:电离
C:闪络
D:游离
高压分压器按照用途可分为( )
A:交流高压分压器
B:直流高压分压器
C:冲击高压分压器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A:合闸相位
B:线路损耗
C:线路残余电压的变化
行波在理想无损线路上传播时,能量不会散失,但在实际线路中都是有损耗的,引起能量损耗的因素有( )
A:导线电阻
B:绝缘的泄漏电导与介质损耗
C:极高频或陡波下的辐射损耗
D:冲击电晕
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夹层极化
测量试验电压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是低压侧测量,二是高压侧测量。()
A:对
B:错
当绝缘受潮时,吸收现象不明显,绝缘电阻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短(即吸收现象进行的较快),稳态电阻值也较低,吸收比近似等于1。 ( )
A:错误
B:正确
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根源在系统内部,通常都是因系统内部电磁能量的聚集和转换引起的。( )
A:错误
B:正确
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其电导率和介质损耗均迅速增大,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很容易造成热击穿,所以其工频击穿电压大幅降低。()
A:对
B:错
电机绕组匝间绝缘上所受电压与侵入波陡度a成正比,为保护匝间绝缘,应将陡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A:对
B:错
断续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熄弧的时间有关。( )
A:错误
B:正确
电力系统在正常或故障运行时,可能出现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电压升高,统称为工频过电压。( )
A:错误
B:正确
耐压试验时,试验回路呈容性,由于回路电容电流在试验变压器漏抗上产生的压降与被试品上的电压方向相反,从而使被试品上的电压高于试验变压器高压侧电压。 ( )
A:错误
B:正确
多次施加某一波形和峰值一定的冲击电压时,间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
A:错误
B:正确
操作过电压:是指操作或故障时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持续时间较短的过电压。 (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