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带电作业中,工具在击穿前通常都发出吱吱的放电声,这种由电介质的化学变化使耐电强度完全丧失的击穿过程,称为( ? ? )。
A:电击穿
B:热击穿
C:化学击穿
D:电化学击穿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 )。
A:降低
B:略有升高
C:升高为相电压的√3倍
D:无法确定
接地装置按工作特点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对高压设备约为( )
A:0.5-5欧姆
B:1-10欧姆
C:10-100欧姆
D:小于1欧姆
下列各种极化形式中,极化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夹层极化
下列材料中,耐局部放电性能最好的是( )
A:纸板
B:环氧树脂
C:聚酰亚胺
D:云母
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类设备构成威胁的是( )。
A:对地绝缘
B:相间绝缘
C:主绝缘
D:匝间绝缘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电离的形式称为( )
A:碰撞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导线上出现冲击电晕后,使( )
A: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B:导线的波速增大
C:行波的幅值增大
D: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有一条长为l的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为L0,电容为C0,则波阻抗为( )
A:根号下(C0l/L0)
B:根号下(L0/C0)
C:根号下(L0l/C0)
D:根号下(C0/L0)
直配发电机母线装设电容器的目的是( )
A:限制雷电流的大小
B:降低侵入波陡度
C:降低侵入波的幅值
D:抬高电缆首端冲击电压
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弧重燃
B:截流现象
C:电容效应
D:中性点不接地
气体中产生带电粒子的最重要方式是( )
A:光电离
B:热电离
C:碰撞电离
D:电极表面电离
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发现()
A:介质内含气泡
B:介质局部磨损
C:介质分布不均匀
D:介质已经受潮
110kV进线保护段应有的耐雷水平是( )
A:30kA
B:60kA
C:75kA
D:110kA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测量直流高压的是( )
A:高阻微安表
B:电容分压器
C:电阻分压器
D:静电电压表
屏障对油间隙的工频击穿电压的作用( )
A:没有作用
B:提高不显著
C:有时会降低
D:有显著的提高
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
A:额定电压
B:冲击放电电压
C:残压
D:灭弧电压
220kV及以下系统,决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A:最大长期工作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内部过电压
D:不确定
沿固体介质表面的闪络电压比固体介质本身的击穿电压(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雷保护装置不包括( )
A:避雷针
B:避雷器
C:隔离开关
D:防雷接地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通常是指雷击概率为( )
A:0%的空间范围
B:1%的空间范围
C:0.1%的空间范围
D:10%的空间范围
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
A:随变压器多次截波耐压值与避雷器残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B:随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与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增大而增大
C:随来波陡度增大而增大
D:随来波幅值增大而增大
多油式断路器中油的用途是( )
A:灭弧介质
B: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
C:绝缘介质
D:导热介质
下面哪种理论只是对较均匀电场和短距离气隙适用( )
A:汤森德理论
B:流注理论
C:巴申定律
稍不均匀电场中不可能存在稳定的电晕放电,一旦出现局部放电,即导致整个气隙的击穿,它的冲击系数( )
A:远大于1
B:约等于1
C:远小于1
D:不确定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不包括( )
A:改善电场分布
B:采用高度真空
C:增高气压
D:提高温度
<img width="610" height="90"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37661/2183dd32-c7e4-4357-8ac4-fadaab9f49fb/2014109172226248.jpg" />
A:A
B:B
C:C
D:D
以下不属于电力系统中的接地类型的是( )
A:工作接地
B:保护接地
C:防雷接地
D:等电位接地
彼得逊等值电路可用来计算()
A:一次折射电压
B:一次反射电压
C:多次折射电压
D:多次反射电压
行波在理想无损线路上传播时,能量不会散失,但在实际线路中都是有损耗的,引起能量损耗的因素有( )
A:导线电阻
B:绝缘的泄漏电导与介质损耗
C:极高频或陡波下的辐射损耗
D:冲击电晕
表示一条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的防雷措施的效果,通常采用的指标有( )
A:雷暴日
B:耐雷水平
C:雷暴小时数
D:雷击跳闸率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污闪措施主要有( )
A:调整爬距
B:定期或不定期清扫
C:涂料
D:半导体釉绝缘子、新型合成绝缘子
按照外界能量来源的不同,电离的形式主要有( )
A:碰撞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与非破坏性试验相比,绝缘的高电压试验具有( )特点。
A:直观
B:可信度高
C:要求严格
高压分压器按照用途可分为( )
A:交流高压分压器
B:直流高压分压器
C:冲击高压分压器
电介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 )
A:气体绝缘
B:液体绝缘
C:固体绝缘
D:组合绝缘
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夹层极化
工频高压试验常用的调压供电装置有( )
A:自耦变压器
B:感应调压器
C:移卷调压器
D:电动-发电机组
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求具有良好的( )
A:电气性能
B:热性能
C:机械性能
D:其他物理-化学特性
耐压试验时,试验回路呈容性,由于回路电容电流在试验变压器漏抗上产生的压降与被试品上的电压方向相反,从而使被试品上的电压高于试验变压器高压侧电压。 ( )
A:错误
B:正确
由于旋转电机在结构和工艺上的特点,旋转电机的冲击绝缘水平在相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中最低。( )
A:错误
B:正确
不对称的极不均匀电场在直流电压下的击穿具有明显的极性效应。( )
A:错误
B:正确
K = 内部过电压幅值/电网最高运行相电压的幅值。用以表示内过电压幅值的 大小。( )
A:错误
B:正确
试验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不小于由被试品试验电压及试验电压下流过被试品的电流决定的被试品容量,在被试品击穿或闪络后能短时维持电弧。( )
A:错误
B:正确
对于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因平均场强高,放电发展较快,放电时延较短,故伏秒特性比较平坦,且分散性较小。()
A:错误
B:正确
电机绕组的中性点一般是不接地的,电机中性点的过电压与入侵波陡度有关。三相进波时在直角波头情况下,中性点电压可达来波电压的两倍,故应对中性点采取保护措施。( )
A:错误
B:正确
对于极不均匀电场,其平均场强较低,伏秒特性在击穿时间较大时便随击穿时间的减小而上翘,即伏秒特性较陡,且分散性较大。()
A:对
B:错
避雷器在安装时应和被保护设备相串联。( )
A:错误
B:正确
含卤族元素的气体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