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是( )的主要方法。
A:完整性
B:安全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 )是DBMS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A:程序
B:命令
C:事务
D:文件
DBMS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
A:可靠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安全性
子模式是( )。
A:模式的副本
B:模式的逻辑子集
C:多个模式的集合
D:都对
(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实体是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 )。
A:文件
B:数据库
C:字段
D:记录
1986年,( )被定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A:关系代数
B:关系演算
C:SQL语言
D:QBE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 )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E—R图和说明书
B:创建数据库说明
C:建立数据流图
D:把数据送入数据库
在SQL语言中授权的操作是通过( )语句实现的。
A:CREATE
B:REVOKE
C:GRANT
D:INSERT
关系数据模型( )。
A: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1联系
B:只能表示实体间的1:n联系
C:只能表示实体间的m:n联系
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
A:数据独立性
B:数据安全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
A: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B:一组硬件
C:一组软件
D:既有硬件也有软件
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模式的关键字是( )。
A:M端实体的关键字
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端实体的关键字与N端实体的关键字的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 )。
A:大型、中型和小型
B:西文、中文和兼容
C:层次、网状和关系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p>题目和答案如下图所示:</p><p><img height="263" width="453"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7206/03199cec-51b6-4d42-b1ba-251c897368a2/2010316152535225.JPG" /></p>
A:A
B:B
C:C
D:D
视图的优点之一是( )。
A:提高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B:提高查询效率
C:操作灵活
D:节省存储空间
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 )缺陷。
A:数据的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E.F.Codd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
A:层次数据模型
B:网状数据模型
C:关系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