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79|回复: 0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0009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对于()的产品,其平均寿命就是指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
A:不可修复
B:可修复
C:以上都不对

失效率,其定义为“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
A:前一个
B:一个
C:下一个
D:以上都不是

(  )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
A:故障率
B:维修率
C:可靠度

故障树()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导致与系统有关的不希望发生的原因和原因的组合,即寻找导致顶事件的所有的故障模式。
A:定性分析
B:<p>定量分析</p>
C:都不对

可靠度r=()时所对应的时间,称为中位寿命
A:0.1
B:0.2
C:0.4
D:0.5

可靠度是一个非增函数,在t=0时,可靠度为()
A:0
B:1
C:2
D:3

威布尔寿命分布模型假设结构由若干小元件串联成一个系统,如果每个元件的寿命分布相同,且每个元件的失效互相独立,那么系统的寿命将取决于寿命()的元件。
A:最小
B:最大
C:中等

可靠寿命估计值的定义是:能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的比例()给定可靠度时所对应的时间。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当系统的可靠度指标要求很高而选用已有的单元又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可选用()。
A:串联系统
B:并联系统
C:串并联系统

串联系统的失效率()该系统的各单元的失效率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可靠性指标分配是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A:各分系统
B:设备
C:单元
D:元器件

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设计先天不足
B:产品处于过应力状态
C:变异
D:磨损

元器件选择一般原则是()
A:高失效率的元件少用
B:选择费用小、工艺成熟、触点少的元器件
C:少用真空器件、继电器和开关等损耗性元件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是()。
A:防止故障和事故
B:降低产品总的费用
C:提高产品可用率
D:提高经济效益

可靠性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从产品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可靠性问题。
A:设计
B:制造
C:安装
D:使用
E:维护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有()。
A:状态枚举法
B:全概率分解法
C:最小割集法
D:最小径集(径)法

讨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时,必须明确()等因素。
A:对象
B:使用条件
C:使用期限
D:规定的功能

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分配方法,无非是从()等方面考虑。
A:失效率
B:重要度
C:复杂性

研究产品()等技术的数理统计学方法,均属于可靠性数学研究的内容。
A:故障的统计规律
B: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C:分析和预测
D:分配和评估
E:验收和抽样

故障树分析法的缺点是()。
A:工作量大
B:容易疏忽或遗漏信息
C:结果不容易检查
D:多种状态事件较难处理
E:对待机储备和可修系统难以分析

用低可靠元件也不可能组成出高可靠性的系统。
A:错误
B:正确

FTA是以系统故障为导向,以可靠度为分析对象。
A:错误
B:正确

FTA不仅可分析硬件而且可分析人为因素、环境以及软件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可靠性框图分析法不仅能表示系统和部件之间的联系,中间的情况也可以表示。
A:错误
B:正确

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之间关系,在形式上是一致。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