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
A:通用化
B:系列化
C:标准化
D:优化
测量仪表盘上有100格,其分度值为0.01mm,问表盘上示值范围是( )
A:1mm
B:0.1mm
C:0.01mm
D:10mm
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
A:最大实体尺寸
B:最小实体尺寸
C:实际尺寸
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1
B:2
C:3
D:4
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
A:两同心圆
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
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下列四个公差带中,与φ20g6公差带的大小相同的那个公差带是( )
A:Φ20g7
B:φ20k6
C:φ20g7
D:φ20M7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
A:合格
B:尺寸最大
C:不合格
D:变形最小
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 )个封闭环
A:1
B:2
C:3
D:4
平键的( )是配合尺寸
A:键宽与槽宽
B:键高与槽深
C:键长与槽长
D:键宽和键高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
A:合格
B:不合格
C:尺寸最大
D:变形最小
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 )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下列配合代号标注正确的有( )
A:φ60H7/r6
B:φ60H8/k7
C:φ60h7/D8
D:φ60H9/f9
塞规有两部分,分别为 ( ) ,应用时成对使用
A:卡规
B:通规
C:止规
D:量规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 )
A:耐磨性好。
B:配合精度高。
C:抗疲劳强度差.
D:传动灵敏性差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
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加工误差有( )
A:齿厚偏差;
B:基节偏差;
C:齿圈的径向跳动;
D: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主要解决( )
A:公差等级。
B:基本偏差。
C:配合性质。
D:配合基准制
下列项目中属于齿轮副的公差项目的有( )
A:齿向公差;
B:齿轮副切向综合公差;
C:接触斑点;
D:齿形公差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
A: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es,且为负值或零。
B:对于轴,从j~z孔基本偏差均为下偏差,且为正值。
C: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均无关。
D:与基准轴配合的孔,A~H为间隙配合,P~ZC为过盈配合
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对被测要素采用独立原则时,只要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A:对
B:错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A:对
B:错
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A:对
B:错
某一尺寸的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确定的
A:对
B:错
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A:对
B:错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A:对
B:错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A:对
B:错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A:对
B:错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A:对
B:错
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