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法的制定方式是()
A:联合国大会决议
B:国家间协议
C:国际法委员会决议
D:国际法协会决议
互不侵犯原则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是在()以后确立起来的。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近代
D:近现代
主权豁免是从()原则引申出来的一项习惯国际法规则。
A: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B:国际合作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外层空间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
A:外空活动必须遵守的原则
B:外空物体登记制度
C:外空事故赔偿规则
D:营救宇航员原则
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外层空间是“无主地”
B:外层空间供各国为和平目的而使用
C:各国不得在外空进行军事演习
D:各国不能在外空主张主权
在国际法中,对于一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违背该国所承担国际义务的行为( )。
A:在三权分立的国家,可以被免除国家责任
B:是否承担责任国际法上没有定论
C:该国家应承担国家责任
D:由于国家行政当局的行为,因而应免除国家责任
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
A:中、德、俄、英、美
B:中、英、美、法、德
C:中、英、美、日、德
D:中、法、俄、英、美
"颁发""南森护照""的目的是( )"
A:使难民具有旅行证件
B:使难民改变国籍
C:使无国籍人取得国籍
D:支持各国难民事务部门的工作
从国际法角度看( )是国际法的基础。
A:核不扩散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国籍管辖权原则
D:国家主权原则
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写成的条约,除该约规定遇有解释分歧时应以某种文字为准外( )
A:每种文字同一作准
B:应以其他国文字作准
C:应以英文作准
D:应以法文作准
()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A:1969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C:1989年联合国环境会议
D:1985年联合国环境会议
下列哪些犯罪根据国际实践一般是不引渡的?()
A:贪污犯
B:贩毒犯
C:盗窃犯
D:军事犯
国际人权保护的报告及审查制度是指( )
A:各缔约国将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有关机构提交报告,由有关机构审查
B:有关人权机构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
C:缔约各国相互将履行人权公约做出报告并加以审查
D: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将各国履行人权公约的情况向所有缔约国报告,并由其加以审查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 )
A:国家之间的关系
B: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D: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专属经济区内,所属国家享有而其他国家不享有的一项自由是( )
A:航行自由
B:飞越自由
C:捕鱼自由
D: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以下原则属于中国国籍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
A:平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出生地主义原则
D:双重国籍原则
关于区域性国际组织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维持和平与解决争端的职能
B:《联合国宪章》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C: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维持和平方面是完全独立的
D:《联合国宪章》把区域性国际组织纳入了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体系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固有的权力。
A:国家主权
B:国家独立
C:人民主权
D:人人平等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订于()
A:1899年
B:1907年
C:1925年
D:1928年
各国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给予对方国民某种权力、利益或优惠,这是()
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普惠待遇
D:互惠待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