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基坑深6m,长宽为80×42m,四类土,宜选用以下哪种挖土机和开挖方式?()
A:正铲挖土机在坑上口开挖
B:正铲挖土机在坑底开挖
C:反铲挖土机在坑上口开挖
D:反铲挖土机在坑底开挖
搅拌后达到终凝状态的混凝土,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经加水再搅拌后继续使用
B:经加水和水泥再次搅拌后继续使用
C:经再次搅拌后继续使用
D:不得再继续使用
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连接区段是指()
A:搭接长度内
B:搭接长度的1.3倍范围内
C:搭接长度1.5倍范围内
D:搭接长度2倍范围内
预应力先张法施工时,台座横梁的最大挠度应控制在()
A:2mm内
B:3mm内
C:5mm内
D:10mm内
混凝土梁的底模板支模时,以下哪种情况底模板应起拱?()
A:梁跨度3m或3m以上时
B:梁跨度4m或4m以上时
C:梁跨度6m或6m以上时
D:梁跨度9m或9m以上时
桩尖位于软土层的摩擦桩,其打桩质量按以下原则控制。()
A:以桩尖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参考
B:以桩尖标高和贯入度为主
C:以桩尖标高和贯入度作参考
D:以贯入度为主,以桩尖标高作参考
混凝土结构内直径为d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A:20d且不小于300mm
B:30d且不小于400mm
C:35d且不小于500mm
D:40d且不小于600mm
七类土适宜的开挖方式是()
A:人工开挖
B:爆破开挖
C:推土机开挖
D:挖土机开挖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作报废处理,不得再浇筑
B:进行二次搅拌后可继续浇筑
C:加入水泥搅拌后继续浇筑
D:加水搅拌后继续浇筑
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时,应使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达到()
A:90%
B:95%
C:99%
D:100%
框架结构基础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的填土压实系数应为()
A:≥0.93
B:≥0.95
C:≥0.96
D:≥0.97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A:仅计算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影响
B:仅计算对水平面模板产生的影响
C:计算对垂直面和水平面模板产生的影响
D:对垂直面和水平面模板均不计算影响
搅拌后达到初凝状态但未达到终凝状态的混凝土,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经加水再搅拌后继续使用
B:经加水和水泥再次搅拌后继续使用
C:经再次搅拌后继续使用
D:不得再继续使用
对预应力筋与夹具组装件做实测极限拉力试验时,试验终结的正常情况是()
A:预应力筋断裂,夹具未破坏
B:预应力筋未断裂,夹具破坏
C:预应力筋未断裂,夹具未破坏
D:预应力筋断裂,夹具破坏
混凝土每组3个试件,其试验结果为20、25、27(单位N/mm2),该组的代表值为()
A:20
B:24
C:25
D:27
后张法施工,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何值时,才能张拉预应力钢筋?()
A:强度标准值的50%
B:强度标准值的75%
C:强度标准值的90%
D:强度标准值的100%
框架结构基础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填土压实系数应为()
A:≥0.93
B:≥0.95
C:≥0.96
D:≥0.97
轻型井点降水法适合的降水深度为()
A:6~12m
B:5~7m
C:3~6m
D:2~5m
常温下砌砖时,普通粘土砖应()
A:提前2小时浇水润湿
B:提前5小时浇水润湿
C:提前1天浇水润湿
D:提前2天浇水润湿
集水坑降水,不适用于以下哪类土质?()
A:粘土
B:轻亚粘土
C:粉砂土
D:粗粒砂土
混凝土强度标准立方体试块的标准养护条件是()
A:温度20±3℃
B:相对湿度80%以上
C:相对湿度90%以上
D:养护14天
E:养护28天
单层厂房柱子采用旋转法吊装的特点是()
A:平面布置应保证柱绑扎点在起重机工作半径圆弧上
B:平面布置应保证柱脚中心在起重机工作半径圆弧上
C:平面布置应保证基础杯口中心在起重机工作半径圆弧上
D:起吊时震动大
E:生产效率高
对混凝土施工缝,正确的要求是()
A:留在结构剪力较小处
B:留在结构弯矩较小处
C:已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进行施工缝处理
D:已浇混凝土达到1.2N/mm2才能进行施工缝处理
E: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不能留设施工缝
预制桩比较,灌注桩的特点是()
A:节省钢材,比较经济
B:用钢量大
C: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
D:地基土层变化大时,可节省混凝土
E:因地制宜,施工速度比较快
对端承桩打桩质量控制要求是()
A:以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B:以最后贯入度为主
C:以桩尖设计标高作为参考
D:以最后贯入度作为参考
E:以累计击打次数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