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又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状态的正射投影图称为()
A:平面图
B:断面图
C:影像图
D:地形图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90°
B:180°
C:270°
D:360°
消除仪器下沉的影响( )。
A:采取设置偶数测站的方法
B:使前、后视距离相等
C:前、后视中使用同一根水准尺
D: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
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缓和曲线的特性是( )
A:曲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正比
B:曲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反比
C:曲率半径由小变大
一副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貌的状态是()
A:坡度均匀
B:坡度越小
C:坡度越大
D:都错
平板仪安置包括()
A:对中、整平、定向
B:对中、整平、消除视差
C:对中、整平、瞄准
D:对中、整平
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
A:坐标正算
B:导线计算
C:前方交会
D:坐标反算
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
A:偶然性
B:统计性
C:累积性
D:抵偿性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
A:视差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度盘刻划误差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1.水平角2.坡度3.水平距离4.坐标值5.方位角6.高差
A:123
B:125
C:136
D:246
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
A:点的坐标
B:水平角
C:垂直角
D:视距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
A:高差测量
B:距离测量
C:导线测量
D:角度测量
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1 m
B:1 cm
C:10 cm
D:0
山谷线也称( )。
A:示坡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分水线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A: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还有下列中哪一项原则()
A:从控制到碎部
B:从碎部到控制
C:控制与碎部并存
D:测图与放样并存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A:错误
B:正确
测图比例尺越小,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