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哪项不是技术转让的特点( )
A: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理
B:转让的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使用权
C:技术转让经历的时间长而且复杂,需要双方的密切合作
D:市场完全性突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A国生产棉花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A国生产大米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哪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A:A国
B:B国
C:A国和B国一样
D:无法比较
本国生产X1、X2、X3、X4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5、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
A:X4 、X1
B:X3、X2
C:X1、X4
D:X2、X3
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成( )
A:正比
B:不成比例
C:反比
D:不一定
重商主义的产生于( )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6世纪中叶
C:16世纪末、17世纪初
D:17世纪中叶
国际贸易通过一系列刺激效应和传递机制作用于经济部门,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这种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贸易利益称为(),也称贸易间接利益。
A:静态贸易利益
B:贸易直接利益
C:动态贸易利益
D:静止利益
下面哪项不属于技术转让对技术进口国的影响( )
A:有利于节省研究开发费用
B:加快赶超技术先进国家的捷径
C:可以推动本国技术创新于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D: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于扩大出口创汇
把未到期的信用票据向银行或贴现公司在扣除到期日前的利息之后,换取现金的行为是指( )
A:借贷
B:抵押
C:质押
D:贴现
要素密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某一要素比重超过社会常规或平均水平时,我们即可以说是某要素密集型的生产类型。所以,要素密集度是指某一要素在成本中比例()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
A:等于
B:超过
C:低于
D:无法比较
提供曲线也成为( )
A:相互需求曲线
B:无差异曲线
C:效用曲线
D:价格曲线
斯密从( )的经济原则出发,宣称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人们通过自由贸易能够实现最大的贸易利益。
A:互通有无
B:互相交易
C:自由放任
D:绝对优势
下面的哪一个贸易前成本比率对于进行有利可图的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A:美国小麦投入(如劳动)成本与外国小麦投入成本的比率
B:美国小麦与美国布的投入成本比例
C:美国用布的码数表示的小麦成本与其他国家用布的码数表示的小麦成本的比率
D:美国小麦与美国布的生产成本比例
()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国际资本流动
A:短期资本流动
B:长期资本流动
C:国际资本流动
D:不定期资本流动
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 )来说明。
A:社会无差异曲线
B:需求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供给曲线
计算在以下即期汇率和三个月后的远期汇率条件下的贴水和升水()。1)SR=$2.00/£1 FR=$2.01/£12)SR=$2.00/£1FR=$1.96/£1
A:(1)年升水率为0.02%(2)年贴水率为0.08%
B:(1)年升水率为0.002%(2)年贴水率为0.08%
C:(1)年升水率为0.02%(2)年贴水率为0.008%
D:(1)年升水率为0.03%(2)年贴水率为0.06%
同期原形资产市场价格低于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或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格的看跌期权被成为( )
A:看涨期权
B:看跌期权
C:平价期权
D:虚值期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其挂钩的是( )
A:特别提款权
B:一揽子货币
C:黄金
D:白银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储备( )
A:黄金储备
B:白银储备
C:外汇储备
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绝对成本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稍有改动
D:不可比
年升(贴)水率=()
A:(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B:(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C:(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D:(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
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A:对
B:错
基于有效保护率的考虑,各国的关税结构通常是从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到成品,随加工程度的深化,税率不断下降。( )
A:错误
B:正确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采取措施,加以直接的限制
A:错误
B:正确
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
A:错误
B:正确
出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是指用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去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从而推动国内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A:错误
B:正确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A:错误
B:正确
()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慢于对内贬值以及对方不进行报复等
A:对
B:错
()许可证贸易又称许可贸易,是指一国的技术许可方将技术交易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协议(或合同)的方式转让给技术的接受方(也称被许可方)的一种技术贸易方式。
A:错误
B:正确
在许多因素的作用下,国际价格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产生新的贸易条件。为了分析这种变化,我们就必须改变过去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暗含的前提,那就是供给、需求的诸多决定因素是处于变化中的,这样才能将分析从静态向比较静态、动态过渡。
A:错误
B:正确
()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狭义的讲,就是国际间的外汇收付
A:错误
B:正确
()贫困化增长是指当其它条件不变时,贸易大国的经济增长使得进口与出口大幅度减少并引发贸易条件的恶化,致使国民福利水平下降的负作用超过了国民福利水平提高的正作用,最终使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的现象
A:对
B:错
()超逆贸易倾向增长:一国经济的增长强烈倾向于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从而使外贸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故又称为超逆贸易倾向生产效果
A:错误
B:正确
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计账法。
A:对
B:错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指在自由贸易区中,各缔约方彼此之间达成协议,取消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各成员仍具有对非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自主权,但不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A:对
B:错
()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狭义的讲,就是国际间的外汇收付
A:对
B:错
连锁作用是指通过把生产要素吸引到正在扩张的产业部门,并促使和该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有关联的部门或产业也相应扩大,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增长的作用机制。
A:错误
B:正确
()早期重金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即主张贵金属的外流,限制商品的进口。因而采取金银的出口管制和少买多卖的商业原则,以增加国内的金银储量
A:对
B:错
WTO的主要进展有:作为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WTO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根据交易的方式,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的交易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A:错误
B:正确
劳动力国际市场对输出国的积极作用: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能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
A:错误
B:正确
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若使得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则结果就是贸易条件改善了。
A:错误
B:正确
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
A:错误
B:正确
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A:对
B:错
()补偿性交易也称调节性交易,是指那些为调节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差额而进行的各种交易
A:对
B:错
()逆贸易倾向增长:由于进口替代生产增加,因而进口减少,出口增长快于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也受到抑制。因此,贸易规模会缩减,该效果也称为逆贸易倾向生产效果。
A:错误
B:正确
()间接标价法,即以一个单位或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外国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A:对
B:错
普惠制的全称是普遍优惠制,它是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
A:错误
B:正确
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A:对
B:错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A:对
B:错
()根据交易的方式,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的交易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