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应当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是净利润的( )。
A:5%
B:5%~10%
C:10%
D:14%
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报经批准处理后,应将其净值计入(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收入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合并商誉是指购买方支付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 )。
A: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B: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
C: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D: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企业用于出租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当计入( )。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用于无形资产研发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应当计入( )。
A:管理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无形资产成本
D:研发支出
企业发生的下列税金中,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是( )。
A:土地使用税
B:资源税
C:营业税
D:耕地占用税
20×5年6月5日,A公司支付50000元价款(包括交易税费)购入乙公司股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5年12月31日,A公司为乙公司股票计提减值准备6000元。计提减值准备后,乙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为( )。
A:44000
B:46000
C:50000
D:56000
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一批包装物,用于包装产品。该批包装物的成本应当计入( )。
A:“生产成本”科目
B:“制造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销售费用”科目
企业某年年末,“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5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500万元。在本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 )。
A:3500万元
B:4000万元
C:4500万元
D:500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价值通常是指( )。
A:投资的入账成本
B:投资的公允价值
C:投资的摊余成本
D:投资的票面价值
收入按交易的性质,可以分为( )。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E:其他业务收入
在计算营业利润时涉及的收入项目包括( )。
A:主营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投资收益
E:营业外收入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 )。
A: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B:调整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C: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D: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E:调整未来期间的折旧费用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有( )。
A:原始价值
B:使用寿命
C:经济用途
D:预计净残值
E:资产类型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本年利润
E:未分配利润
因债权人原因而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当转入营业外收入。
A:错误
B:正确
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A:错误
B:正确
无论企业辞退生产工人还是辞退管理人员,给予的补偿均应计入管理费用。
A:错误
B:正确
企业为固定资产建造工程购买的材料物资,期末时尚未领用的部分,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下反映。
A:错误
B:正确
企业为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提供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A:错误
B:正确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A:错误
B:正确
为了简化核算,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按整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停止计提折旧。
A:错误
B:正确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无须考虑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A:错误
B:正确
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亏损,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减少。
A:错误
B:正确
根据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报经开户银行审批后,可以在银行核定的坐支范围和限额内坐支现金。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