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αA ←→ βB ,反应组分A的化学反应速率rA( )。
A:rA=-dnA/Vdt
B:rA=-dnB/Vdt
C:rA=-dCA/dt
D:rA=-dCB/dt
<img width="670" height="135"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d4970756-53e4-45ec-ac45-e454b7cc581b/2015513103635537.jpg" />
A:A
B:B
C:C
D:D
<img width="622" height="189"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dc99b789-b060-4b80-ae5e-f97c76e7250a/2015513103358688.jpg" />
A:A
B:B
C:C
D:D
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 )
A:乙酸乙酯水解
B:CuO的还原
C:加氢脱硫
D:电石水解
—液相反应中的膜内转化系数 γ 在( )范围内,反应为在液膜内进行的瞬间反应及快速反应。
A:<0.02
B:0.02<γ<2
C:≥2
D:>2
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为( )
A:最小
B:最大
C:零
D:一样大
对于多孔性的催化剂,分子扩散很复杂,当孔径较大时,扩散阻力是由( )所致。
A:分子间相斥
B:分子间相吸
C:分子间粘附
D:分子间碰撞
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反应速率-r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rA2之间的关系为 ( ),两釜反应温度相同。
A:-rA1 > -rA2
B:-rA1 = -rA2
C:-rA1 < -rA2
D:不能确定何者为大
<img width="832" height="132"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aca4b473-c4df-4194-93cd-9dfab84e1f52/20141019165459577.jpg" />1
A:A
B:B
C:C
D:D
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示踪剂的种类
B: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管内的流动状态
D:检测位置
全混流流动的曲线的无因次方差σθ^2 =()。
A:0
B:0~1
C:1
D:>1
反应 C4H10→ 2C2H4 + H2 ,k=2.0s^(-1) ,则反应级数n=( )。
A:0
B:1
C:2
D:3
<img width="846" height="162"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f6968346-cf26-4085-89ab-011a234e1598/20141019165527938.jpg" />2
A:A
B:B
C:C
D:D
<img width="560" height="93"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2015513102637710.jpg" />
A:A
B:B
C:C
D:D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A)^α*(CB)^β ,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P,则KC( )KP。
A:(RT)^(-α-β)
B:(RT)^(α+β)
C:(RT)^(α-β)
D:(RT)^(-α+β)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方差随偏离平推流反应器的程度而_______。
A:减少
B: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少
D:不变
<img width="558" height="85"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244b5914-4251-4b17-a546-088c39319bec/2015625193640966.png" />
A:A
B:B
C:C
D:D
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 )。
A:E(t)曲线
B:F(t)曲线
C:I(t)曲线
D:y(t)曲线
对于气—固相非催化反应的缩核模型,反应从粒子外表面逐渐向内核部分推进,粒子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或大或小
包括粒内微孔体积在内的全颗粒密度称之为( )
A:堆(积)密度
B:颗粒密度
C:真密度
D:平均密度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中化学吸附是靠( )力结合的
A:化学键
B:范德华
C:金属键
D:氢键
<img width="624" height="157"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6417f3ce-b4d1-4587-84ba-e7e900bb9069/2015513102848467.jpg" />
A:A
B:B
C:C
D:D
催化剂颗粒扩散的梯尔模数值的大小反映了表面反应速率与_______之比。
A:扩散速率
B:外扩散速率
C:内扩散速率
D:实际反应速率
<img width="560" height="109"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2dacaa9b-f28d-40d8-8b0a-3c7fa4cc4318/2015513102749219.jpg" />
A:A
B:B
C:C
D:D
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为( )
A:1.0
B:0.25
C:0.50
D:0
<img width="622" height="184"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af384a7d-98dd-4f44-8477-ab041dc76bd4/2015513103422885.jpg" />
A:A
B:B
C:C
D:D
<img width="663" height="114"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b2ffccba-0424-42dc-9937-274a41ba1f83/2015513103521746.jpg" />
A:A
B:B
C:C
D:D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化学物质造成的中毒或物料发生分解而造成的( )失活
A:物理
B:结构
C:材料
D:化学
对于气—液相反应几乎全部在液相中进行的极慢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选用()装置。
A:填料塔
B:喷洒塔
C:鼓泡塔
D:搅拌釜
反应级数n=_______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
A:0
B:0.5
C:1
D:2
轴向分散模型的边界条件有( )
A:闭—闭式边界
B:闭—开式边界
C:开—开式边界
D:开—闭式边界
轴向分散系数与扩散系数,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都符合 Fick 定律;
B: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轴向分散系数的定义实际上是借用了 Fick 定律的形式;
C:轴向分散系数是与流动有关系的;
D:扩散系数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属于三传的是 。
A:能量传递
B:质量传递
C: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
气-液反应过程包括以下那些步骤:( )。
A:气体向气液界面的扩散
B:液体反应物向气液界面的扩散
C:气液界面处气体的溶解
D:溶解气体在界面以及液相内的化学反应
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一致。
A:平均停留时间
B:反应时间
C:空时
D:物料浓度
多级混合流模型和轴向分散模型是两种预测非理想流动对反应转化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关于这两种模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轴向分散模型适用于返混程度较小的情况;
B:对于返混较小的流动,两种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十分相近的;
C:两种模型可用同一套示踪实验数据;
D:两者不能共用同一套示踪实验数据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有( )。
A:质量衡算式
B:热量衡算式
C:动量衡算式
D:速率方程
关于非理想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论述正确的是
A:一种流动必然对应着一种停留时间分布;
B: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必然对应着一种流动;
C:一种停留时间分布可能对应着多种流动;
D:流动与停留时间分布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点有( )
A:传热效能高
B:能够实现大规模的连续生产
C: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
D:床内温度易维持均匀
下面关于分批式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叙述正确的有()。
A:反应物料分批投入反应器内
B:在反应过程中,不再向器内投料,也不出料
C:待达到反应要求的转化率后,一次性出料
D:每批操作所需生产时间为反应时间与非生产性时间之和
固定床中催化剂不易磨损是一大优点,但更主要的是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于全混流。( )
A:错误
B:正确
<img width="715" height="67"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127692/f9eb22dc-7b4f-452f-8a79-c8e613e87a99/2014101917129277.jpg" />2
A:错误
B:正确
对于反应级数n<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平推流反应器为宜。( )
A:错误
B:正确
间歇釜式反应器操作的优化分析是以单位操作时间的产率最大、生产经费最低为目标进行优化的。 ( )
A:错误
B:正确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做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这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数学模型。( )
A:错误
B:正确
全混流反应器中最多有3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
A:错误
B:正确
反应级数可能大于3。 ( )
A:错误
B:正确
描述固定床反应器的拟均相模型忽略了粒子与流体之间温度与体积的差别。( )
A:错误
B:正确
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0。 ( )
A:错误
B:正确
对于液—固系统的流化床,流体与粒子的密度相差不大,故起始流化速度一般很小,流速进一步提高时,床层膨胀均匀且波动很小,粒子在床内的分布也比较均匀,故称作散式流化床。(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