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 )。
A:两汉时代
B:盛唐时代
C:魏晋时代
D:两宋时代
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C: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D: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
A: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B:以俗文学为主导
C: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D:以雅文学为主导
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
A:理性
B:情感
C:直觉
D:象征
西方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是( )。
A:表现主义
B:黑色幽默
C:未来主义
D:象征主义
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A:电影文学
B:电视文学
C:戏剧
D:小说
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 )
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
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
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
“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 )
A:意象
B:隐喻
C:典故
D:悖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劳动
B:游戏
C:摹仿
D:宗教
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
A:艾布拉姆斯
B:苏珊.朗格
C:英加登
D:亚里士多德
在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思潮做了恰当描述的有( )。
A:中国文学史有与西方文学史相对应的文学思潮
B:“五四”以后,以西方为范式的文学思潮在短期内几乎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
C: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文学思潮演进的自身的逻辑
D:西方文学思潮术语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
在下列诗句中,采取了隐喻修辞策略的有( )
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B:“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C:“春去也,春红万点愁似海”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艺术概括作为一个对所选定的材料的加工提炼过程,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
A:艺术综合
B:艺术传达
C:艺术显现
D:艺术简化
以下属于中国古典文论作品的有( )
A:《文心雕龙》
B:《原诗》
C:《人间词话》
D:《诗学》
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成的三大类是( )
A:叙事作品
B:抒情作品
C:电影作品
D:戏剧作品
叙述视角有( )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
小说起源于神话,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这两个元素是( )。
A:叙事性
B:虚构性
C:抒情性
D:纪实性
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___
A:叙事诗
B:散文诗
C:戏剧诗
D:抒情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意境分为( )。
A:无我之境
B:有我之境
C:超我之境
D:自在之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