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
A:词诠
B:经传释词
C:说文解字
D: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夸饰
“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不变
“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从《诗经》起,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是( )。
A:晦涩
B:曲折
C:浅显
D:口语化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众若眉而
B:间益逐鸟
C:初齿网休
D:牧采取射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句中“朝”的用法是( )。
A:动词使动用法
B:名词使动用法
C:名词意动用法
D:名词用如动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句中“厌”的意思是( )。
A:厌倦
B:厌恶
C:放弃
D:满足
下列句子中的“令”,当“命令”讲的是。
A: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B: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C:其身正,不令而行
D: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
《诗经》包括( )。
A:风
B:雅
C:颂
D:赋
下列属于“战”的意项的是。
A:打仗
B:害怕
C:战争
D:通“站”。
下列句子有名词活用的是?( )。
A:晋军函陵
B:秦军氾南
C:秦师遂东孟尝君怪其疾也
D:晋灵公不君
乐府诗历来都是根据音乐的类别来分类的,主要分为( )。
A:郊庙歌辞
B:鼓吹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曲歌辞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A:对
B: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A:对
B:错
“老臣病足”中的“病足”指病情严重到了脚上。
A:对
B:错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A:对
B:错
“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A:对
B:错
“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
A:对
B:错
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A:对
B:错
姜氏欲之,焉辟害?的“辟”子后来写作“避”。
A:对
B:错
兵车一乘有甲士三十人,步卒七十二人。
A:对
B:错
“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意思是“鲁仲连不尊称秦国为帝”。
A:对
B:错
“君将不堪”中“堪”的意思是接受
A:对
B:错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的“将”在句子中作介词。
A:对
B: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