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71|回复: 0

算法分析与设计19春在线作业1-00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下列算法描述所用的方法是()
Begin(算法开始)
输入 A,B,C
IF A>B 则 A→Max
否则 B→Max
IF C>Max 则 C→Max
Print Max
End (算法结束)
A:流程图
B:N-S流程图
C:伪代码表示
D:程序设计语言

某二叉树中有n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A:n+1
B:n-1
C:2n
D:n/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B:栈与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C: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是线性结构

设有如下函数定义
int fun(int k)
{ if (k<1) return 0;
  else if(k==1) return 1;
  else return fun(k-1)+1;
}
若执行调用语句:n=fun(3);,则函数fun 总共被调用的次数是()。
A:2
B:3
C:4
D:5

strchr()函数用来()。
A:字符串连接
B:比较字符
C:求字符位置
D:求子串位置

下面4句话中,最准确的表述是()。
A: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B:程序是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
C:程序的开发方法决定算法设计
D:算法是程序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

一个递归算法必须包括()。
A:递归部分
B:终止条件和递归部分
C:循环部分
D:终止条件和循环部分

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A:O(logn)
B:O(n)
C:O(n*logn)
D:O(n2)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C)。
A:39
B:52
C:111
D:119

strstr()函数用来()。
A:字符串连接
B:比较字符
C:求字符位置
D:求子串位置

在程序代码编辑框外(一般都是程序代码的最左侧)双击,就成功设置了一个断点,设置成功后会在该行的最前面显示一个圆点,这样的过程称作()。
A:设置断点
B:单步调试
C:程序编译
D:程序调试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int t[ ], int n );
main()
{ int a[4]={1, 2, 3, 4}, s;
  s=f(a, 4);
  printf("%d\n", s);
}
int f(int t[ ], int n )
{ if(n>0) return t[n-1]+f(t, n-1);
  else return 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4
B:10
C:14
D:6

八进制中最大的数码是()。
A:6
B:7
C:8
D:9

将f=1+1/2+1/3+…+1/n转化成递归函数,其递归体是()。
A:f(1)=0
B:f(1)=1
C:f(0)=1
D:f(n)=f(n-1)+1/n

分治法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解的()
A:合并
B:最大值
C:最小值
D:平均值

自动化的工具同样也能够帮助你跟踪程序,尤其当程序很复杂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工具叫做()。
A:调试器
B:编辑器
C:编译器
D:调解器

strcpy()函数用来()。
A:求字符串长度
B:比较字符
C:求子串
D:字符串拷贝

cd 目录名的功能是()。
A:退回到根目录
B:退回到上一级目录
C:进入特定的目录
D:显示出文本文件的内容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A:log2n
B:n/2
C:n
D:n+1

()嵌在源程序体中,用于描述其后的语句或程序段做什么工作,也就是解释下面要做什么,或是执行了下面的语句会怎么样。而不要解释下面怎么做,因为程序本身就是怎么做。
A:文件注释
B:函数注释
C:功能注释
D:程序注释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三种结构共同特点是()
A:只有一个入口
B:只有一个出口
C:结构内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不存在死语句)
D: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永远执行不完的循环)。

字符串有关的格式字符有( )。
A:"%c"
B:"%d"
C:"%f"
D:"%s"

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分()和()两个阶段。
A:递归
B:递推
C:回归
D:回溯

设计递归算法有两点最为关键()和()。
A:确定递推公式
B:确定边界(终了)条件(递归出口)
C:每次递归调用,都必须向基本条件前进
D:如果结果已知,那么,不用再重复调用递归

简单选择排序算法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
A:错误
B:正确

顺序查找是从线性表的一端开始,依次将每个元素的关键字同给定值K进行比较,若某元素关键字与K相等,则查找成功;若所有元素都比较完毕,仍找不到关键字为K的元素,则查找失败。
A:错误
B:正确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A:错误
B:正确

内排序要求数据一定要以顺序方式存储。
A:错误
B:正确

排序速度,进行外排序时,必须选用最快的内排序算法。
A:错误
B:正确

gets()函数一次可以输入多个字符串。
A:错误
B:正确

采用顺序查找方式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平均查找长度为(n-1)/2。
A:错误
B:正确

穷举法,也称辗转法,是一种针对于密码的破译方法,即将密码进行逐个推算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
A:错误
B:正确

程序调试的作用是将程序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改正过来,程序调试后需要再次进行测试。
A:错误
B:正确

具有10个顶点的无向图,边的总数最多为44。
A:错误
B:正确

递推实现的关键是找出递推公式。
A:错误
B:正确

冒泡排序法每次比较的是相邻的两个数:a和a[i+1],如果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大,则马上交换。
A:错误
B:正确

字符型和整型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
A:错误
B:正确

在深度为7的满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64。
A:错误
B:正确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快。
A:错误
B:正确

某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8个,则该二叉树中有20个叶子结点。
A:错误
B:正确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循环队列是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A:错误
B:正确

C语言中,数组名代表该数组的起始地址。
A:错误
B:正确

线性表需要为表示结点间的逻辑关系而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
A:错误
B:正确

在待排数据基本有序的情况下,快速排序效果最好。
A:错误
B:正确

在后序遍历二叉树的序列中,任何结点的子树上的所有结点,都是直接跟在该结点之后。
A:错误
B:正确

scanf()、printf()可以输入输出几个字符串。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