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问题的成因是()。
A:理论原因
B:心理原因
C:交往原因
D:理解原因
()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反文化
D:大众文化
在当前中国社会下列哪个属于反文化()。
A:基督教信仰
B:黑社会组织的规章
C:朝鲜族文化
D:美国文化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分配。
A:社会资源
B:社会评价
C:社会组织
D:社会性别
社会调适是( )。
A:满足需要
B:履行义务
C:心理适应
D: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环境
首次提出社会保障这一概念是在( D )。
A:1883年德国颁布《医疗保险法》
B:1884年德国颁布《工伤保险法》
C: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
D: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的紧张
C: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D: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978至1985年我国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
A:1.5亿
B:8000万
C:1.0亿
D:1.25亿
当代中国农村可相对划分为()社会阶层。
A:9个
B:7个
C:6个
D:4个
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A: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
B: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
D: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
社会制度的类型有()。
A:饮食制度
B:文化制度
C:宗教制度
D:经济制度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
A:节省资源
B:便于沟通情况
C:明确角色
D:权力集中
社会控制的特征有()。
A:普遍性
B:阶级性
C:多样性
D:强制性
开发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A:继承传统文化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B: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居民的学习、工作和娱乐及情感交流的需要
C: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结合
D:注重开发区文化的特性,形成开发区独特的文化体系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有()。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社区的功能()。
A:社会规划
B:社会控制
C:社会服务
D:社会保障
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有()。
A:经济条件
B:社会控制力
C:结构性压力
D:价值失范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A:多样性
B:福利性
C:自愿性
D:公平性
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
A:非正式结构关系起主要作用
B:组织结构的调整具有反复性
C:组织间缺乏横向行政控制
D:组织结构的调整具有曲折性
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意义。
A: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关系
B:形成动态的社会分层结构
C:加强社会成员间的沟通
D: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普遍性社会问题是指重大的社会问题。
A:错误
B:正确
失业属于经济问题,不属于社会问题。
A:错误
B:正确
社区服务是指在社区范围内设立的各种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A:错误
B:正确
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
A:错误
B:正确
任何形式的社会流动都能够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A:错误
B:正确
突发公共事件不具有持续性的特征。
A:错误
B:正确
社会分化是指承担某一功能的单位变为承担多个功能的单位。
A:错误
B:正确
根据文化内容,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A:错误
B:正确
社会流动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A:错误
B:正确
归属角色是科层制所要求的或需要的社会角色类型。
A:错误
B:正确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A:错误
B:正确
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将街道办事处规定为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A:错误
B:正确
社会安全阀是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
A:错误
B:正确
社会工作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A:错误
B:正确
预期社会化是尚未实施的社会化设计准备时期。
A:错误
B:正确
文化与文明是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
A:错误
B:正确
角色中断是指人因故去世,结束原有角色的扮演
A:错误
B:正确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米德曾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错误
B:正确
社会整合的基本对象是人际关系。
A:错误
B:正确
文化冲突是指文化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或多种文化激烈矛盾的状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会在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对立。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