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58|回复: 0

犯罪学19春在线作业2-0004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是流动人员心理失范的根本原因
A:全方位的经济变革
B:解放生产力
C: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态势
D:社会管理手段不足

5.我国观点,对于现代化与犯罪的关系,我国学者提出()观点。
A:肯定论
B:否定论
C:同步论
D:直接关系论

抢劫和抢夺犯罪受季节和时间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以下选项属于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的是()
A:应用于各个网络的软件自身并不完善
B:机犯罪的行为性成本很低
C:信息阻隔技术、加密保密技术等相对滞缓
D: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差强人意

()是指性科学知识、性道德伦理和性法律观念的教育。
A:性解放
B:性自由
C:性本能
D:性教育

以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为主要特征的犯罪类型是
A:经济犯罪
B:暴力犯罪
C:毒品犯罪
D:财产犯罪

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
A:50年代初
B:60年代初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A:1956年
B:1966年
C:1988年
D:1976年

根据犯罪人分布特点,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暴力犯罪由()实施。
A:青壮年
B:未成年
C:老年人
D:中年人

4.如下,哪一个不是社会化存在的特征()。
A:社会互动过程
B:个性形成理论
C:社会角色形成
D:再社会化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A:20世纪6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成立
A:1980-6-1
B:1981年6月
C:1982年6月
D:1983年6月

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的作者是:
A:拉斐尔.加罗法洛
B:切萨雷.龙勃罗梭
C:保罗.托皮纳尔
D:贝卡利亚

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基础是()。
A:对犯罪现象的研究
B:对犯罪原因的研究
C:对犯罪对策的研究
D:对犯罪矫治方法的研究

家庭教育不当与暴力犯罪密切相关,不属于家庭教育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的为()。
A:溺爱型
B:放任型
C:粗暴型
D:管教过严型

“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
A:流动性和活跃性
B:无序性和波动性
C:随机性和贪婪性
D:结伙性与黑恶化

下列不属于根据犯罪主体犯罪目的不同而划分的财产犯罪的犯罪类型是:
A: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B:以挪用或移作他用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C:暴力型财产犯罪
D:以毁坏财物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
A:12
B:13
C:14
D:15

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
A:儿童期
B:青少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我们应加快制定少年收容教养条例,该法应对以下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A:收容教养的性质与目的
B:年龄限制
C:性别限制
D:收容教养的条件
E:审批机关

财产犯罪中犯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主要有()。
A:社会、对他人和自己缺乏责任感,生活态度轻率
B:家庭成员酗酒、脾气暴躁
C:情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自制力差,嫉妒心重
D: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认识偏颇,不能明辨是非,受不良诱惑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A:强奸幼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B:强奸幼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C: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D:2人以上轮奸的;
E: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
A:互联网络地址
B:域名
C:网络资源目录管理
D:有关的信息服务

根据主体特征的不同,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可以分为()。
A:精神障碍患者
B:瘾癖人员
C:未成年人
D:特殊危险人员
E:其他危险人员

宏观预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A:犯罪发展趋势的预测
B:犯罪原因以及促使犯罪形成诸因素的预测
C:累犯预测
D:假释预测

进入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立法和司法国际动向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制定了三部国际性法律文件()
A:《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B:《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
C:《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
D:《联合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性犯罪被害人存在如下哪些过错()
A:被还可猎性的过错
B:被害诱发性的过错
C:被害易感性的过错
D:被害受容性的过错

完善性犯罪的刑事立法,要做到()
A:扩大性犯罪主体和被害人的范围
B:加强学校素质教育
C:扩展性侵害的内容和形式
D:“性贿赂”纳入贿赂犯罪的范围

犯罪预测的方法可以分为几类()。
A:犯罪行为的个体预测
B:比较研究法
C:犯罪现象的社会预测方法
D:趋势外推法

人类性行为不仅是性生理本能的反映,而且是包括、情感、道德形态影响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
A:错误
B:正确

影响财产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以及享乐主义思想。
A:错误
B:正确

宏观犯罪预防里的社会预防同微观犯罪预防里的社区预防,其内涵与外延是不完全一样的。
A:错误
B:正确

犯罪人类学派认为犯罪人在生理上具有天生性,之后众多学者对于犯罪个体与生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出体型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遗传因素与犯罪有着关联。
A:错误
B:正确

宏观犯罪预防,包括社会预防、心理预防、治安预防、刑罚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区预防。
A:错误
B:正确

腐蚀拉拢干部作为“保护伞”,权钱交易将成为其达到犯罪目的的主要手段
A:错误
B:正确

计算机犯罪的日益高科技化、复杂化,使目前的侦查队伍在警力、技术上已远远跟不上形势的需求,司法人员的素质也离专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A:错误
B:正确

青少年期一般是指14—25岁的年龄阶段。成年期一般是指25—60岁的年龄阶段。
A:错误
B:正确

组织人员和规模发展迅速,其势力范围日益扩大,并且插手政界事物
A:错误
B:正确

错误的人生道德观是引起暴力犯罪的客观原因之一。
A:错误
B:正确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是决定犯罪人是否行动的又一重要因素
A:错误
B:正确

犯罪主体现象,是指犯罪事实在其实施者的特征的侧面,所展示出来的外部表现形态和联系。
A:错误
B:正确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且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与特点。
A:错误
B:正确

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即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原因的其他因素最终都要通过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发生作用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A:错误
B:正确

犯罪预测是使整个社会治安工作由经验型转变到科学型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暴力应当具备身体的动作及给人以强烈刺激这两个要素。
A:错误
B:正确

由于极“左”盛行,“文革”一开始就把青少年作为“革命小将”推到了第一线。,从此开始,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我国令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A:错误
B:正确

目前我国计算机犯罪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突出,犯罪方法与国外相比也较为原始和简单
A:错误
B:正确

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犯罪性质、犯罪动机、犯罪方法、犯罪形式、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低龄化、反复性、传导性、犯罪突发性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
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狭义的性犯罪概念是以现行刑法的具体规定为依据的,仅限于法定犯罪的范围。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4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