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及桩尖共同承受的桩是()。
A:端承摩擦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桩
反铲挖掘机挖土的特点是()。
A: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B: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某梁纵向受力钢筋为5根直径为20mm的HRB335级钢筋(抗拉强度为300N/mm2),现在拟用直径为25mm的HPB235级钢筋(抗拉强度为210N/mm2)代换,所需钢筋根数为()。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防水涂膜可在()进行施工
A:气温为20℃的雨天
B:气温为-5℃的雪天
C:气温为38℃且有六级风的晴天
D:气温为25℃且有三级风的晴天
刚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宜为()。
A:整体现浇钢筋混泥土
B:装配式钢筋混泥土
C:砂浆
D:砌体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装环境温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说明书如无规定时,环境温度应在()之间。
A:4-38℃
B:4-40℃
C:5-38℃
D:5-40℃
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施工过程中,遇()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后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水泥砂浆防水层所采用的水泥宜采用中砂,最大粒径在()以下。
A:1mm
B:2mm
C:3mm
D:4mm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其中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定义为()。
A:土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B:土经压实后的体积与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C: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与土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D: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与土经压实后的体积之比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A:5℃
B:6℃
C:7℃
D:8℃
下列施工方法中哪种方法不适宜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
A:热熔法
B:冷贴法
C:热风焊接法
D:自粘法
超过()个月的水泥,即为过期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确定其标号。
A:一
B:二
C:三
D:四
钢结构构件不得直接置于地上,要垫高()。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时,按代换前后()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A:面积
B:强度
C:刚度
D:变形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
A:受压区
B:受拉区
C:中心线处
D:中性轴处
天然浅基础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的优点,因此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设计中应用广泛,以下属于浅基础类型的是()。
A:沉井基础
B:杯形基础
C:筏式基础
D:箱形基础
玻璃幕墙的主要特点有()。
A:建筑艺术效果好
B:自重轻
C:施工方便
D:抗风、抗震性能强
钢筋现场代换的原则有()。
A:等面积代换
B:等应力代换
C:等强度代换
D:等间距代换
土的分类方法较多,在土方施工中,根据土的()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粒径大小
B:开挖工具
C:坚硬程度
D:开挖方法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
A:明排水法
B:轻型井点
C:喷射井点
D:电渗井点
以下属于地下工程防水方案的是()
A:结构自防水
B:设防水层
C:渗排水防水
D:设置伸缩缝引水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的形式主要有()。
A:孔洞漏水
B:裂缝漏水
C:防水面漏水
D:三者的综合
当屋面坡度在3%~15%之间时,沥青防水卷材可()铺贴。
A:垂直于屋脊
B:平行于屋脊
C:与屋脊呈45°
D:下层平行于屋脊,上层垂直于屋脊
编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
A:选择吊装机械
B:确定流水施工程序
C:确定构件吊装方法
D:制定进度计划
下面那些土不应作为填土土料()
A: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
B:冻土
C:淤泥
D:爆破石渣
施工降水应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才能停止。
A:错误
B:正确
分格缝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大面积的刚性防水层因温差、混凝土收缩等影响而产生裂缝。
A:错误
B:正确
边坡坡度是挖土深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工程中以m表示边坡系数。
A:错误
B:正确
无粘结预应力属于后张法施工。
A:错误
B:正确
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生产方法。
A:错误
B:正确
采用不同类土料进行填筑时,应将透水性好的填料填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上面。
A:错误
B:正确
一次投料法的投料顺序为先装水泥和砂,再加石子,最后加水搅拌。
A:错误
B:正确
挤密砂桩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
A:错误
B:正确
吊车梁的平面位置的校正通常采用通线法和平移轴线法。
A:错误
B:正确
含水量与压实质量效果成反比。
A:错误
B:正确
井点降水时,出水规律应该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A:错误
B:正确
起重机的三项主要参数是起重量、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
A:错误
B:正确
砂石地基适用于处理透水性较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
A:错误
B:正确
拆除框架结构模板的顺序,首先是柱模板,然后是楼板底部,梁侧模板,最后梁底模板。
A:错误
B:正确
换土回填时,各类土应掺和使用。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