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在使用“定性研究”这个概念时,约定俗成中,几乎所有的“非定量的研究”都被看成是或概括为“定性研究”,在我们谈到“定性研究”时,包含了“质的研究?”,“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共同处是
A:强调对社会现象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B:强调对事物的精确的分析
C:强调对研究结果的准确的描述
D:强调对研究过程的监控
依据所探讨事件的数量,个案研究还可区分为多重事件个案研究和( )。
A:个体个案研究
B:单一事件的个案研究
C:单一个案研究
D:多元个案研究
定量研究与下列哪一个研究过程更为接近?
A:演绎过程
B:归纳过程
C:推理过程
D:设计过程
计算机检索以其检索范围广、检索适应性强以及快捷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文献检索工作中,成为文献检索的发展方向,并且也由单纯的文献检索发展到全文检索、文字声音和图像一体化检索。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信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单机检索 ,另外一种是
A:网络检索
B: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
C:计算机独立检索
D:网上图书馆检索
横断研究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许多不同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又被称为( )。
A:横切研究
B:横向研究
C:比较研究
D:类比研究
在几种抽样方法中,其中有一种抽样方法具备省时省力,可以比较快地确定研究对象的优长之处,但由于在抽样中没有充分考虑每一个体的情况,因此抽样的精确度相对来说要低一些。请说出这种抽样方法是属于哪一种?
A:整群抽样方法
B: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C:分层抽样的方法
D:等距抽样的方法
从一个总体中确定一个样本,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好的样本选择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其二是
A:样本代表性
B:采用何种方法能够抽取到合理的样本
C:样本的范围
D:样本的大小
"质的研究"实际是一个建构概念框架的过程,是研究者的初步理论设想。一般来说,它包括:组成研究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研究问题的范围、内容和层次;还应该包括的内容有
A:研究者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假设
B:研究方法
C:研究程序
D:研究困难预设
现代教育应该具有科学的理念,其中应确立为教育科研基本理念的是
A:重视教育科
B:以教师为主体
C:以教育活动为出发点
D:指导教育实践
对已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阅读、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事实,挖掘证据,得出结论。对文献的分析研究主要分为定性式的分析和
A:定量式的分析
B:实证性分析
C:描述性分析
D:解释性分析
从具体过程来说,教师在从事行动研究时有几个研究环节需要特别地注意,这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有哪些?()。
A:确定研究问题时
B:选择研究方法时
C:研究进程中
D:观察记录中
实验研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探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要确认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则必须进行一定的逻辑推论才能得出。判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概括地说,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
A:二者之间有相关关系,即 A变B也变,反之也一样
B:二者的变化要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即A在B前变,或与B同时变化
C:二者间存在控制性关系,即必须在排除A之外的一切可能对B发生影响的情况下,才能确定A是B的原因
D:二者无相关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共同点 ,但是近年来学者们更多的是突显了他们二者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
A:二着在对真理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B: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差异
C:定性研究偏向抽象性和概括性,而质的研究强调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
D:定性研究要建基于思辩,而质的研究建基于现象学和阐释学
问卷编制又称问卷设计,它是研究者根据调查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编写问题并形成问卷的过程。具体编制程序包括()。
A:计划要调查什么
B:问卷的编制
C:决定问卷中的用语
D:问卷排序及做版面的编排
E:预试及修正
为提高文献阅读的效率与效果,掌握文献阅读的原则与方法是十分必要 ,文献阅读的原则有
A:计划性原则
B:顺序性原则
C:批判性原则
D:交替性原则
文献检索方法之一的综合检索法有哪些优点 ?
A:可以弥补当检索工具不完备时,如缺页、缺期或缺卷等的不足
B:可以扩展浏览法的查阅范围
C:提高其累积效率和效果
D:可以比较省时,高效
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配合使用,以发挥各自的长处,从多个角度研究问题。例如,在“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课题中,需要运用的适宜方法是
A:历史研究的方法
B:比较研究的方法
C:实验研究的方法
D:质化研究方法
在选择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A:明确界定问题
B:注意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C:注意和同事讨论
D:注意论证资料
真实验设计是被试为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并且都有一个控制组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下列模式当中哪些是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模式?()
A:前后测的等组设计
B:只有后测的等组设计
C:多重处理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具有哪些作用?
A:是研究的核心
B:能明确地规定课题
C:通向理论的桥梁
D:是研究的结论
验证性实验主要是探明造成某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或者操纵某些条件会引起什么效果,它的特点是因素多,常将许多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组合在一起,选行比较、筛选、更新,实验规模小,对实验精度的要求也不高
A:错误
B:正确
教育科研中的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科研中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A:错误
B:正确
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是,先把总体从1到N排序,再把总体分成若干个含有相等个体的小组,最后随机从每一个小组中抽取一个个体。这样所组成的样本就是所需要的样本。
A:错误
B:正确
从性质和意义上说,假设和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理论则是已经证实的假设,假设具有理论的特征,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被证实,这个假设就有可能上升为理论 。
A:错误
B:正确
经典的定义方法即种差加属概念来界定变量。例如,在“教学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这一经典定义中,教学是被定义的概念,过程则是邻近的属概念,而师生交往的则是种差。
A:错误
B:正确
访谈人员对所提的问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当被访者对问题不理解或理解错了,访谈人员可以重复问题,有时候也可以适当做些解释,可以给予适当的暗示,简单地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
A:错误
B:正确
发展变化调查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教育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趋势和规律,从而以此为依据推断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A:错误
B:正确
文献的定性研究不太注意个人文献及根据研究者自身兴趣和课题要求选择小样本或个案的研究,而是比较注重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和完整程度,它在辨别过去的趋势并用该信息去预测与此相关的未来模式方面 ,具有特别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关系调查是一种描述性调查,主要是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或寻找一般数据,为改变现状、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提供依据和帮助。
A:错误
B:正确
综合调查是为了解与掌握被调查事件或现象的全貌与整体而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它要涉及到与调查事件或现象密切相关的多类问题或某个问题的各个方面。
A:错误
B:正确
从事教育实验的人 ,如果严格按照实验的规则和设计来进行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可以把实验的具体条件描述出来,使别的实验者重复它们,以便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A:错误
B:正确
行动研究注重实际的教育情境及其改善,适时适地调整教育行为的特点,以及边行动边研究,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或调整行动方案的特点,显示了这种研究活动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A:错误
B:正确
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都是在假定变量间存在相关的情况下作出的,其中定向假设指出了相关或差异的趋向,非定向假设则没有表明这种相关或差异的趋向,而只是指出在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和相关 。
A:错误
B:正确
无论何种形式的文献研究,也都只是对那些业已存在的文字材料、数据资料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材料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无需直接同人打交道。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不会受研究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A:错误
B:正确
教育事件的情境性比较强,常有转瞬即逝和逝而不再重现的可能,因此要像在实验室里复制别人研究的情境,或把别人的研究重复进行几次,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A:错误
B:正确
被试的选择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即被试)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有效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行的困难,从样本中推断它所来自总体的状况,这样可以节省研究的人力、时间和费用
A:错误
B:正确
整体性实验研究是对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事项及其改革活动所进行的研究活动,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从指导思想上、统筹规划上、总体设计上、结构调整上,对中小学教育改革进行的宏观控制,从而创造良好教育环境和系统,探索中小学办学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A:错误
B:正确
行动研究强调教师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特别是根据自己遭遇的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所以,行动研究最主要的重点就是在澄清个人遭遇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统计图是通过图形比例来表达统计指标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它不仅形象生动、直观、引人注目,而且还可比较同类指标的高低,揭示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反映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显示出研究对象内部各单位的分布状况。
A:错误
B:正确
准实验通常是一种在完全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它可以操纵自变量,但不对被试作专门的选择和处理,也不能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目的只是为了识别自然存在的变量及其关系。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