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
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在进行大(小)平板仪定向时,直线定向时所用图上的直线长度有关,定向多用的直线愈短,定向精度( )。
A:愈精确
B:愈差
C:不变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8.500m,要测设高程为8.350m的B点,若在A、B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 )。
A:9.400m ;1.200m
B:9.550m ;1.200m
C:9.550m ;0.900m
对三角形进行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
A:不相等
B:相等
C:最高为+1″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图上两碎部点的高程为40.1和49.9,规定的等高距为2m,问两点间通过的首曲线几根( )。
A:4
B:1
C:9
观测值算术平均值称又为“最或是值” 。( )
A:错误
B:正确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
A:错误
B:正确
施工控制网域测图控制网相比,具有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受施工干扰大。( )。
A:错误
B:正确
微倾水准仪的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当管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水准仪提供的视线就是水平视线。( )
A:错误
B:正确
在6度分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点A的横坐标YA为20637680m,则点A位于第26度带内。( )
A:错误
B:正确
某地形图的等高距为lm,测得两地貌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418.7m和421.8m,则通过这两点间的等高线有两条,它们的高程分别是419m和420m。( )
A:错误
B:正确
<img alt="" src="http://file.open.com.cn/itemdb/dbdx/tumugongchengceliang/test/12532378072659.bmp"></img>
A:错误
B:正确
采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细部点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转折点P点。( )
A:错误
B:正确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
A:错误
B:正确
水准尺中常用的为双面尺,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 )
A:错误
B: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