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
A:调整方式相同
B:要求相同
C:规范内容相同
D:指导思想相同
根据法所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分为(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公法和私法</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一般法和特别法</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根本法和普通法</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实体法和程序法</span></p>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span></p>
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高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
A:分析法学派
B:社会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span></p>
第一次科学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最基本的发展规律的是(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儒家学说</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基督教神学</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注释法学派</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马克思主义法学</span></p>
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各执一份,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
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
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
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
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采取的是()
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一般义务</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特殊义务</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相对义务</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道德义务</span></p>
拥有国家立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 )
A:法律
B:行政法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法律调整过程中的机动性要素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一般义务</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特殊义务</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相对义务</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道德义务</span></p>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里所规定的义务属于(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一般义务</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特殊义务</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相对义务</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道德义务</span></p>
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的决定和命令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A:等同于行政法规
B:低于行政法规
C:高于行政法规
D:等同于行政规章
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第一次科学阐明了法的本质及其最基本的发展规律的是()
A:儒家学说
B:基督教神学
C:注释法学派
D:马克思主义法学
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span></p>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来体现
B:法是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影响的
C:法仅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span></p>
法的本质主要表现在( )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根据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
A:主体概念
B:关系概念
C:客体概念
D:事实概念
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法系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和欧洲大陆法典法的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的分类
B: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C:法系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法的总称
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在法的效力范围上,各国法所实行的原则大体有(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属地原则</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属人原则</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保护原则</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折衷原则</span></p>
根据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主体概念</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关系概念</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客体概念</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事实概念</span></p>
下列对法与国家的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政权都是通过法律的确认而合法化
B: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
D:只要建立了国家政权,国家机构就能建立和运转,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来组织
以权利和义务对人的效力范围可分为( )
A:<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一般权利和义务</span></p>
B:<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基本权利和义务</span></p>
C:<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法定权利和义务</span></p>
D:<p><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宋体">特殊权利和义务</span></p>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是( )
A:法官甲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双方的代理人分别有多次私下接触
B:村长决定盗窃案的被害人甲及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盗窃行为人向甲赔偿5000元
C:在处理合同纠纷时,法官甲接到市委书记的批条,指示不能判外地企业胜诉
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的原局长甲收监执行
法律体系的特点在于()
A:内国性
B:现行性
C:整体性
D:协调性
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