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自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奥鹏在线作业,2元一门,先做后付,微信424329

查看: 121|回复: 0

北理工《工程力学2》在线作业-00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5816
发表于 2020-8-8 1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公众号:超前自学网
点击这里
一般来说,大尺寸构件的持久极限( )光滑小试件的持久极限。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若构件危险点的主应力为σ1、σ2、σ3,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则第二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表达式是( )。
A:σ1+μ(σ2+σ3)≤ [σ]
B:σ1-μ(σ2-σ3)≤ [σ]
C:σ1+μ(σ2-σ3)≤ [σ]
D:σ1-μ(σ2+σ3)≤ [σ]

若将受扭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一倍,则其刚度是原来的(??)。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关于材料力学中所研究的构件的变形,在下列表述中,只有(  )是正确的。
A:构件的变形只与外力的大小有关,而与内力的分布无关
B:构件的变形不随外力的改变而改变
C:变形在构件中处处是均匀的
D:构件的变形与内力的分布有关

对于突加载的情形,系统的动荷系数为(??)。
A:2
B:3
C:4
D:5

细长压杆的(???),则其临界应力σ越大。
A:弹性模量E越大或柔度λ越小
B:弹性模量E越大或柔度λ越大
C:弹性模量E越小或柔度λ越大
D:弹性模量E越小或柔度λ越小

圆轴受扭转时,轴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  )应力状态。
A:单向
B:二向
C:三向
D:零

弹性结构受自一定高度自由落下的重物冲击时,若重物的重量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则被冲击结构内的动应力(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已知某大柔度压杆,长度为l,临界载荷为Pcr。若杆的长度变为2l,其他条件不变,则其临界载荷将变为( )。
A:2Pcr
B:4Pcr
C:1/2 Pcr
D:1/4 Pcr

在冲击应力和变形实用计算的能量法中,因不计被冲击物的质量,所以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
A:冲击应力偏大,冲击变形偏小
B:冲击应力偏小,冲击变形偏大
C:冲击应力和冲击变形均偏大
D:冲击应力和冲击变形均偏小

标准试件经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A:应力幅度
B:平均应力值
C:最大应力值
D:最小应力值

在下列关于梁转角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转角是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位移
B:转角是变形前后同一截面间的夹角
C:转角是挠曲线的切线与轴向坐标轴间的夹角
D:转角是横截面绕梁轴线转过的角度

实验表明,由同一材料制成的试样,在相同变形形式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当循环特征r =(  )时,其持久极限最低。
A:0
B:-0.5
C:-1
D:0.5

σcr=π2E/λ2σcr=π2E/λ2,它的适用范围是临界应力不超过材料的( )。
A:屈服极限
B:比例极限
C:强度极限
D:持久极限

根据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
A:形状与尺寸不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B:形状与尺寸改变,直径仍保持为直线
C:形状与尺寸不变,直径仍保持为直线
D:形状与尺寸改变,直径不保持直线

某悬臂梁其刚度为EI,跨度为l,自由端作用有力F。为减小最大挠度,则下列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
A:梁长改为l?/2,惯性矩改为I/8
B:梁长改为3?l?/4,惯性矩改为I/2
C:梁长改为5?l?/4,惯性矩改为3I/2
D:梁长改为3?l?/2,惯性矩改为I/4

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钢材,一根为铝材。若两根梁受力情况也相同,则它们的(????)。
A:弯曲应力相同,轴线曲率不同
B:弯曲应力不同,轴线曲率相同
C: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相同
D: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不同

在关于变形与位移的下述说法中,(   )是错误的。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必定无变形
C:物体的变形与位移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D:位移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变形和约束情况

对构件的“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 )的能力。
A:抵抗变形
B:保持原有平衡形态
C:抵抗破坏

压杆的柔度集中地反映了压杆的(???)对临界应力的影响。
A:长度,约束条件,截面尺寸和形状
B:材料,长度和约束条件
C:材料,约束条件,截面尺寸和形状
D:材料,长度,截面尺寸和形状

在下面给出的措施中,( )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
B:增强构件表层硬度
C:加大构件几何尺寸
D:减少构件的应力集中

线应变 和剪应变 是度量构件内一点处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线应变和剪应变的量纲是(  )。
A:长度的-1次方
B:长度的0次方(=1)
C:长度的1次方
D:长度的2次方

所有脆性材料,它与塑性材料相比,其拉伸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    )。
A: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
B: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
C: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
D: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

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将绕(  )旋转。
A:梁的轴线
B:截面的中性轴
C:截面的纵对称轴
D:截面的上下边缘

金属构件在交变应力下发生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是,构件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且断口表面(  )。
A:全部呈光滑状
B:全部呈粗糙颗粒状
C:分为光滑区和颗粒状粗糙区两部分

根据圆轴扭转变形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不变,横截面的直径仍保持为直线,相邻横截面之间(  )。
A:沿轴向相互接近
B:沿轴向相互远离
C:绕轴线相互旋转
D:沿横向相互错动

一实心均质钢球,当其外表面迅速均匀加热,则球心O点处的应力状态是(?)。
A: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B:平面应力状态
C:三向等值拉伸应力状态
D:三向等值压缩应力状态

当交变应力的( )不超过材料的持久极限时,试件可经历无限多次应力循环,而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应力幅

在关于单元体的最大、最小正应力与最大剪应力的下述说法中,(  )是错误的。
A:最大正应力的作用面上剪应力必为零
B:最大剪应力的作用面上正应力必为零
C:最大正应力的作用面与最大剪应力的作用面相交成45o角
D:最大正应力的作用面与最小正应力的作用面必互相垂直

在长期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发生的破坏现象称为( )。
A:失稳破坏
B:冲击破坏
C:疲劳破坏
D:屈服破坏

单纯受扭转的圆轴表面上一点的应力状态是二向应力状态;偏心拉伸直杆表面上一点的应力状态是单向应力状态;弯曲-扭转-拉伸组合变形圆截面杆件表面上一点的应力状态是三向应力状态。
A:错误
B:正确

图形对其形心轴的静矩恒为负值;图形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恒为正值。
A:错误
B:正确

交变应力是指构件内的应力,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可能是动载荷,也可能是静载荷。
A:错误
B:正确

发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的杆件,其横截面上的内力是轴力;发生扭转变形的杆件,其横截面上的内力是剪力;发生平面弯曲变形的杆件,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有扭矩和弯矩。
A:错误
B:正确

由铸铁制成的圆截面杆,其扭转破坏的断裂面是与轴线成 倾角的螺旋面,由低碳钢制成的圆截面杆,其扭转破坏的断裂面是纵向截面。
A:错误
B:正确

二向应力状态应力圆的圆心横坐标表示单元体中最大正应力与最小正应力的平均值,应力圆的半径表示单元体中的最大剪应力。
A:错误
B:正确

在材料力学中,为了简化对问题的研究,特对变形固体作出如下三个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A:错误
B:正确

梁在发生横力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有剪力和弯矩,梁在纯弯曲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只有扭矩。
A:错误
B:正确

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圆轴,若长l、轴径d及作用的扭转力偶均相同,则其最大剪应力必相同。
A:错误
B:正确

若在结构对称的梁上作用有反对称载荷,则该梁具有对称的剪力图和反对称的弯矩图。
A:错误
B:正确

在二向应力状态应力圆的圆周上,某点的横坐标表示单元体中的与该点对应截面上的正应力,纵坐标表示单元体中的与该点对应截面上的剪应力。
A:错误
B:正确

在作用于构件的外力中水坝的水压力和梁的自重属于静载荷,锻杆的锻压力和齿轮轮齿的啮合力于动载荷。
A:错误
B:正确

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安全、美观又耐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A:错误
B:正确

杆件受交变载荷作用,当载荷情况不变时,若杆件横截面尺寸增大,则一般地说,杆件的工作应力会降低,杆件的持久极限会提高。
A:错误
B:正确

若两梁的跨度、承受载荷及支承相同,但材料和横截面面积不同,则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不一定相同。
A:错误
B:正确

在单元体中正应力最大的面上,剪应力必为零;在单元体中剪应力最大的面上,正应力一定为零。
A:错误
B:正确

在受力构件内任一单元体的各个截面中,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称为单元体的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该单元体的主应力。
A:错误
B:正确

交变应力作用下的构件,若构件有应力集中,则其持久极限小于同样材料光滑试样的持久极限;若构件表面为精密加工并经强化处理,则其持久极限有可能小于光滑试样的持久极限。
A:错误
B:正确

主应力就是通过一点所有斜截面上正应力的极值,或者说是剪应力为零的面上的正应力。
A:错误
B:正确

当实心圆轴的直径从d增大为2d时,其抗扭截面模量和抗扭刚度分别增加到原来的8和16倍。
A:错误
B: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超前自学网 ( 皖ICP备20014425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